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高层动态 » 正文

陈雷在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

发布时间:2010年2月23日 来源:水利部

....

 

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 雷
(2010年2月22日)

 

      同志们:


      新春佳节刚过,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60周年,回顾光辉历程,展望美好未来,共商治江大计。首先,我代表水利部,向受到表彰的奉献治江工作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江委全体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治江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河,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治江工作。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从此开启了长江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的新纪元。60年来,长江委广大干部职工秉承“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光荣传统,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牢记神圣使命,认真履行职责,推动治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治江思路不断丰富发展。长江委成立后,坚持把防治洪涝灾害作为首要任务,提出以防洪为中心的“三阶段”治江方略,开展大规模治理开发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长江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为指导,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新时期治江思路,提出加快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四大体系建设,推动治江工作迈出新的步伐。


      二是流域规划体系逐步健全。先后完成了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及汉江、金沙江、嘉陵江、澜沧江、怒江等重要支流综合规划,编制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河道治理规划、河道采砂规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水利血防规划以及流域水利发展规划等,形成了以流域综合规划为龙头、专业规划为骨干、专项规划为补充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特别是在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长江委率先完成修编任务,规划成果已通过水利部预审,为推进新时期治江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流域防洪能力明显增强。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和“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下游协调”的原则,推动沿江各地开展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水以后,长江中下游3500多公里干流堤防全面整修加固,重要堤防隐蔽工程顺利完成,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充分发挥长江防总和流域机构的重要作用,加强水文监测,科学指挥调度,与沿江各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战胜了1954、1991、1998年等历次特大洪水灾害,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水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勘测、规划、设计、科研、监理和建设等方面优势,积极参与流域重点骨干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建成了三峡、葛洲坝、丹江口、隔河岩、五强溪、江垭等一大批控制性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相继开工,流域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基本形成,流域供水能力达到1944亿立方米,水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32亿千瓦,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26亿亩,通航里程达到7.1万公里,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有力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流域水土资源保护得到强化。近年来,长江委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以保障流域饮水安全为重点,不断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和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建立了覆盖流域地表水体的水质监测站网体系,提出了国内首个纳污能力核算成果——三峡库区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大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流域水质状况总体稳定,干流水质逐步好转。加强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功实施长治工程,实现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积极开展水生态修复,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六是依法治水管水深入推进。加强流域管理法规建设,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等流域性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相继出台,为依法治水提供了有力支撑。积极推行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试点,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妥善调处水事纠纷。强化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实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洪水影响评价等制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流域机构中率先实行窗口服务,开展专家评审与行政审批分离试点,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


      七是团结治水局面更加巩固。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的重要作用,积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水事关系,创新流域管理模式,不断巩固团结治水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水利部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河道采砂管理跨部门合作机制,统一步伐、协调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有效维护了长江河道正常采砂秩序。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建立了由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与地方政府组成的“1+5”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信息互通、协商合作、责权明确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


      八是长江委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科技立委,承担大量国家和部委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300余项。水利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水利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流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等一大批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相继投入运行,全江118个中央水文报汛站在全国率先实现自动报汛,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注重人才培养和实践锻炼,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院士、大师、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国际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三届长江论坛。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团结和谐、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