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高层动态 » 正文

陈雷在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

发布时间:2010年2月23日 来源:水利部

....


      六十载辛勤耕耘,一甲子春华秋实。60年来,治江事业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融汇于全面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历史进程,在万里长江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骄人业绩,谱写了灿烂绚丽的治水篇章。特别是三峡工程基本建成,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长江中下游干堤修完修好,构筑了一道“水上长城”;洞庭湖、鄱阳湖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实现了从人水争地到人水和谐的历史转变。长江委6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流域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团结治水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结果,是长江委历届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一代又一代长江水利人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


      回顾过去,治江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治江事业任重道远。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上海、武汉和重庆为核心的长江经济带,是未来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治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情况频发多发,洪涝、干旱、台风、咸潮等灾害影响加重,生态与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流域水资源条件明显变化,对治江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随着一批流域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江湖关系发生深刻调整,工程累积影响逐步显现,开发与保护、兴利与除害、水调与电调等矛盾日益突显,对治江工作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委要按照保障防洪安全、合理开发利用、维系优良生态、稳定河势河床的总体要求,坚持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基本原则,着眼于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带来的流域防洪形势、水资源条件与江湖关系新变化,统筹开发与保护,兼顾兴利与除害,强化综合管理,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确保永续利用,让长江更好地造福人民。


      第一,要加快实施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坚持给洪水以出路,建立和完善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相统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全面提升长江流域防御洪水灾害的能力。当前要抓紧开展长江中下游河段近期治理,加快实施重点河段崩岸治理,维护长江河道特别是荆江河段的河势稳定。积极推进长江河口综合整治。加快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建设,着重抓好城陵矶附近约100亿立方米洪水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对洞庭湖、鄱阳湖等进行综合治理,开工建设一批具有较大防洪作用的控制性枢纽工程,扎实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继续推进长江上中游、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西南诸河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实施坡耕地治理,完善水土流失监测体系。扎实做好水利血防工作。


      第二,要积极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提升水利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加快建设泽渝、兴蜀、滋黔、润滇等重点水源工程,积极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逐步建成以大型水源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为骨干,中小型蓄引提调工程相配合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确保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供水安全。科学合理有序开发长江上游和西南诸河水能资源,加快骨干水电工程建设步伐。深入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加快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加大干支流通航河流航道的整治力度,合理安排港口码头建设,不断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航运能力。


      第三,要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需水管理为核心,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积极推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取用水管理制度,在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建立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排污入河许可等制度,加强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区、河口地区等重要区域,汉江、湘江、嘉陵江、岷江和沱江等重要支流以及太湖、巢湖、滇池等重要湖泊的水质监测与保护。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工农业和城市节水,努力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


      第四,要切实加强流域水利工程科学调度,积极构建河湖连通水网体系。进一步加强流域内水利水电工程和各类引调水工程的调度管理,完善三峡水库调度方案,优化蓄水期下泄流量及使用条件,降低蓄水对洞庭湖、鄱阳湖区水位影响。加强三峡水库与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合理确定水库蓄水和泄水过程,科学制定水库蓄水时段和水位动态控制方案,发挥水库群在中下游防洪、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保障中下游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深入研究流域内河湖、河库、河网、水系连通的实现途径,加快实施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着力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实行调水引流、多源互补、丰枯调剂、以清释污,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和保护水生态环境。


      第五,要着力强化流域水行政管理,大力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域岸线、水工程建设和调度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长江河道非法采砂打击力度,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确保长江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建立健全省际水事纠纷议事协商制度,有效化解和调处省际水事矛盾。


      第六,要扎实抓好长江委自身建设,不断夯实流域管理基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技术管理和基础研究,围绕流域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科技攻关,着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深入研究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切实加强水文泥沙和河道观测,科学分析研究水沙关系演变规律,提出对策和措施。按照流域机构新“三定”规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深化内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水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为治江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志们,60年治江辉煌业绩已永久铭刻在新中国治水丰碑上,新时期治江实践的壮丽篇章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努力开创治江工作新局面,再创新的业绩和辉煌,为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