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被低估的东莞制造业背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重塑市场!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0日 来源:南方日报

东莞、东莞、又是东莞,新闻媒体上不断充斥着东莞的各类信息。从2014年底开始,万士达、联胜、诺基亚等耳熟能详的企业相继关停搬迁转移,“东莞制造”的“失落”甚至被....
  东莞、东莞、又是东莞,新闻媒体上不断充斥着东莞的各类信息。从2014年底开始,万士达、联胜、诺基亚等耳熟能详的企业相继关停搬迁转移,“东莞制造”的“失落”甚至被炒作为“中国制造”的“宿命”。
  在低端制造向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时,德国“工业4.0”、美国“再工业化”等高端制造的回归,让珠三角制造业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
  今天的珠三角“世界工厂”还有没有比较优势?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对珠三角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珠三角能否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珠三角答案
  东莞果真不济了吗?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市制造业市场主体达17.03万户,比2012年底增长36.85%。而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七大新兴行业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22万户。
  在世界产业版图中,以“东莞制造”为代表的珠三角制造业也在变革图强:在工厂里,信息化智能化流水线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线上,低端的手机零部件被自主品牌智能手机取代,RFID、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登上珠三角制造的舞台;跨境电商让增长乏力的传统出口贸易找到了新的市场,也让个性化、定制化的柔性生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被低估、被误读的东莞背后,珠三角制造业正在谋求高水平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升级。
  临近年底,东莞市乐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成威有些不开心:“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如果今年生产能力能再提高一些就更好了!”
  乐琪光电开发的全自动手机中板检测设备通过视觉定位和图像分析,能将国内厂家手机中板不良率从30%左右减少至10%。在外界时不时传来“4000家企业倒闭”的信息时,吕成威并不觉得生意难做。他们开发的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连美国生产商都来考察洽谈。
  上市企业东莞汇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卫波说,近一两年来他确实看到一些没有核心技术,缺乏自有品牌的代工企业关停。但留下来的有技术力量,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业务量剧增。“我周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业务剧增。有的企业甚至不考虑压减毛利率。现在是70%的毛利,如果他们要再下压一点,市场业务还会扩大,但他们已经做不过来了。”林卫波说。
  “东莞制造”,似乎并不像外界所想像的那样“不堪”。
  新陈代谢:外企“东南飞”后的制造业变局
  一直以来,外界对加工贸易的转型颇为关注。尤其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东莞频繁出现外资企业“东南飞”的外迁现象。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说,东莞等制造业城市企业外迁,从某种程度看是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放眼全球供应链,东莞此前是通过低成本的制造优势来融入其中,现在这种优势随着劳动力等价格上涨逐渐失去。
  渣打银行近日的一项研究称,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上升是一种颠覆性趋势,全球供应链因中国传统制造业低价优势的丧失而重新整合。身为全球最大供应链源头的中国,将剥离很大一部分低成本制造业,印度和东盟可能从此次低成本制造业迁移中获益。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东莞制造业的优势不再了呢?
  且看今年前三季度相关数据,东莞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364.6亿元,同比增长4.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68.5%。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8.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五成。
  “一些代工为主的巨头企业的转移,更意味着新的起点。”有观察人士认为,诺基亚的倒下曾让人为东莞手机制造捏了一把冷汗,但这并不是东莞以手机产业衰落的象征,反而是东莞本土智能手机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崛起的标志。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