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推出的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目前除了在深圳有极小批试用外,市场仍难觅其踪。
种种迹象表明,在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角逐中,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力方向。
电动汽车成新兴战略性产业
上周二,工信部发布了第五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名单。在该推荐目录名单中,上海申沃、江苏常隆和柳州五菱三家企业的三款电动汽车,赫然在列。
事实上,自第193批新车目录首次公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以来,迄今为止工信部公布的5批共46款各类新能源汽车中,电动车就占了28款,不仅数量超过所有其他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总和,而且涉及的厂家有东风、长安、奇瑞、比亚迪、哈飞等近20家。
此外,电动汽车最近更是“荣升”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七子”之一,如此种种足以看出,国家已把电动汽车而非其他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列为未来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而此前一个多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电动汽车还被列入两国国家元首签署发布的《中美联合声明》。
厂商发力齐掀电动汽车热潮
政策面推动电动汽车的“东风”阵阵袭来,而在企业层,发力电动车的“擂鼓声”,也频频响起。
上周四, 上海汽车(行情 股吧)与美国A 123系统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将按照51:49的股比,成立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生产和销售车用动力电池系统。作为一家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领域领先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A 123目前拥有世界一流的大规模锂离子电芯和电池系统生产能力。业界普遍认为,上海汽车和A 123的合作,将有助于上海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战略,并在电池系统这一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发展上形成突破。
与此同时,记者从哈飞汽车获悉,该公司生产的赛豹高速电动车已获“准生证”正式进入国家高速电动车生产目录。哈飞汽车有关人士透露,该款车很快即可产业化生产,并将首先进入我国政府采购范围。
此外,可年产纯电动汽车1万辆的中航电动汽车项目也已落户郑州航空港区。该项目与安徽、重庆、河南、贵州等地多家整车制造商均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此基础上与国内大型整车制造厂商合作生产纯电动汽车,2012年一期工程建成时,该项目可年产纯电动汽车1万辆。
结合此前比亚迪F3D M双模和E6电动轿车、奇瑞S18电动轿车、北汽“北京”牌BE701纯电动轿车及上海汽车即将推出的电动客车和轿车,电动汽车掀起的股股热潮已明显掩盖了其他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有关人士表示,从目前各厂家规划看,电动汽车无论在产能和销量方面,未来都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半数以上。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