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装载“三峡库区运输船舶节能实用技术研究”节能系统设备的重庆轮船集团公司重轮“J3001”号运行8个航次后,船长杨波得出结论:省油、便于管理、节约维修成本。
在船舶的营运成本中,燃料费用约占40%至60%。同时,1吨燃油所排放的废气为30吨,其中含有3吨多的二氧化碳,27吨左右的其他废气。为降低燃料费用、更好地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重庆市港航管理局、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开展了“三峡库区运输船舶节能实用技术研究”。
据参与项目研发的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张跃文介绍,该项目借鉴海船航运的成功经验,研发适合航行于川江及三峡库区的运输船舶燃油管理系统;建立可量化的单船油耗管理系统,通过油耗数据的采集、计算及分析,制定出船舶在不同情况下的经济营运预案,包括航速、受载等具体参数,通过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管理手段来实现船舶的节能降耗。
“三峡库区运输船舶节能实用技术研究”节能系统设备主要包括轻、重油油耗监测仪及温度传感器、船载工控机。这一技术的关键就是根据船舶航行期间存在的多种不确定因素,对油耗作出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据重庆轮船集团公司分管设备的经理唐代伟介绍,一年下来,“J3001”号轮可节约13吨油料,减少的废气排放量达到了390吨。“以前全是凭感觉,操作不当,油料便会成倍增长。现在操作相当直观,比如选择航线、用舵都可以直观地看到,同时还能根据油耗的变化了解到机器是否需要维修,不但节约了维修成本,而且航行更安全了。”杨波告诉记者。
“目前我们公司有30多艘船,试验船运行下来感觉不错,打算在全公司的船舶上推广应用这一技术。”重庆轮船集团公司总经理贺琅表示。
重庆市交委总工程师张太雄表示,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川江航道发生了改变,在航道改变的情况下根据船载情况研究出适航的速度、选择好航线,可以更好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相关技术人员表示,重庆地区营运船舶标准化、大型化工作正稳步开展。如在一艘营运船舶上安装该系统,其分析结论也可用于其他同型船舶,这对于指导营运船舶节能降耗具有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