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温岭市滨海镇临江村,一个外观酷似集装箱的一体化设施伫立在田间地头,一旁的出水池中,经过“膜”过滤后的汩汩清水正顺着管道排往金清大港。
近日,温岭市滨海区上演了一场“膜法”秀,将常用于饮用
水处理领域的膜技术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为台州首创。从今年5月开始,滨海镇在原有的生物处理基础上引进膜处理工艺,在首批试点临江村,每台设备的农污水日处理量可达40吨。
农污原水汇入污水处理终端后,将依次进入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最后再统一接入MBR膜池终端,依靠膜组的过滤作用以及高效复合菌的分解作用
净化水质。中空纤维膜上布满纳米级小孔,污水经过纤维净水膜过滤,大分子有机物以及肉眼看不见的虫卵、细菌等都被截留至膜外。
膜技术污水处理设备可实现全程监控,运行状况、水质数据等随时可查。为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当地还集中安装了
太阳能发电装置,直供终端处理设备运转。9月底,31个终端已全部完成提升建设,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