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记者: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改革进展和成效如何?还面临着哪些困难和问题?
贾治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在全国稳步推开,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空前高涨,集体林区造林面积大幅增加,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农得到更多实惠,他们的财产、就业岗位和收入明显增加;社会资金等生产要素开始迅速流向林业,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林改使集体林区长期遗留的林地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总体上看,集体林改进展良好,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未完成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大多分布在生态脆弱或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推进林改难度更大。勘界确权、档案管理、纠纷处理等工作要求高、任务繁重,工作经费普遍缺乏。同时,林改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对推进林改的重大意义及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存在不敢改甚至不想改的现象。二是一些地方改革不彻底,政策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将产权落实到农户,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三是有的地方林地林木流转不规范,流转管理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滞后,导致农民贱卖青山、私下交易,存在失山失地的隐患。四是由于林改后林业经营主体由原来的村集体扩大到千家万户,林权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难以及时跟上。
记者:国家林业局将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来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
贾治邦: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林改,推动林业科学发展。
强化督促检查,树立推广典型。对各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进行专项督查。大力推广“五级书记抓林改”的经验,真正使林改成为“一把手”工程。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对林改的支持,形成关心林改、支持林改、参与林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继续完善落实强林惠农政策,深入推进配套改革。重点落实好育林基金减收后将基层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的政策。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健全森林保险机制。深入开展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加强林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评估师制度,规范林权流转行为。引导建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
狠抓培训,确保林改质量。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现场学习等形式,继续开展大规模培训。通过培训,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掌握改革的方式方法,使基层工作人员切实提高勘界确权等工作水平,使广大林农群众妥善处理林权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
强化政策和工作指导,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转变各级林业部门职能,简化审批手续和环节,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积极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努力使农民依靠科技富裕起来。
记者:近年来福建等地通过地方立法深化林改,解决林改深入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对此,您有何评价?
贾治邦:随着林改深入推进,各地林业发展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尤其是林权保护管理立法薄弱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虽然《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对林权管理做了一些原则规定,但从实际工作来看,这些规定还不能适应林改后林权动态管理的需要。
近年来,福建省人大围绕林权保护管理出台了不少法规,尤其是去年底通过了《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门就林权登记活动作出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为全国各地在林权管理地方立法上带了个好头,对进一步稳定权属、保障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全面系统的林权保护管理法律体系,是林改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整个林改工作的关键一步。国家林业局已就林改后加强立法、深化林权保护管理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加强林权保护管理立法,必将进一步促进林改深入推进。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