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室内温度由十几摄氏度提升至二十摄氏度以上,住宅楼面貌焕然一新。天津市红桥区桃花南里的228户居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带来的温暖。作为天津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试点工程,经过改造,这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混凝土大板楼彻底改头换面,结束了保温隔热性能差、门窗密闭性差、冬冷夏热的状况,节能率达70%%。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成为一项群众欢呼的民心工程。
近年来,为全面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完成13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天津市大胆实践,积极探索。2008年天津市共下达了三批改造计划,总面积共251万平方米,目前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其中待验收217万平方米。2009年天津市政府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纳入20项民心工程,改造任务目标为600万平方米,将有10万居民从中受益。
试点引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2004年,天津市设立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科研课题,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研究。2005年7月,对塘沽区杨北里小区1、2号6192平方米的住宅楼进行建筑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改造,改造后建筑能耗下降至16.2W/m2,节能达到50.27%,夏季空调用电量同比节约48%。
2006年扩大节能改造试点规模,在红桥区桃花南里小区节能改造时,天津探索以供热单位为改造主体、区财政投资为主、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的模式,结合旧楼区整治,一并对供热系统、围护结构和小区环境进行了改造。
2007年塘沽区继续扩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模,区政府安排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资金,同时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由供热企业投入部分资金,由居民出少量资金,集中在杭州道街和新村街两个街道的迎春里等6个小区、共20万平方米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后,室内温度提高了2摄氏度~4摄氏度,耗热量下降到15.8W/m2以下,夏季空调用电大幅降低,2600多户居民受益。
树立典型积极探索改造模式
在节能改造工作中,天津市鼓励各区县结合自己的情况探索节能改造模式,并把塘沽区和红桥区作为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在组织机构上,由市建委和市财政局监督指导,各区县政府组织实施。由各区县建委牵头,供热单位作为节能改造主体,采取多部门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在选择项目上,以节能为目标,以热源和热力站为节能改造基本条件,安装热计量表,便于考核节能量。
在融资模式上,以区县建委自筹为主,市财政补贴部分资金,居民出少量资金,整合市容整治、旧楼整修、补建供热、房屋修缮等资源,实现资金优化利用。红桥区、塘沽区、津南区由供热单位主要筹措资金实施节能改造。大港区、河西区发挥产权单位的积极性,对所属企业产权住宅筹措资金进行节能改造。
在项目操作上,尊重民意。对个别居民已装修或自己已经更换过门窗的,根据居民意愿进行更换。河东区、武清县、蓟县、静海县把节能改造与改善居住环境相结合,得到群众支持,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统一标准建立评价考核体系根据《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天津编制了《天津市既有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技术导则》,统一了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围护结构改造、室内温控与计量改造等一系列技术标准。
为做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效果评价与考核,天津又编制了《天津市既有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测评导则》,规定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的审核、改造基线的核定、技术资料查验、改造效果测评与核定等技术要求,并确定了屋面、外墙传热系数、室内平均温度现场抽查检测方法和频率,以及采暖供热系统耗热量、耗电量、水力平衡度等进行检测的方法和要求。 加强监管确保节能改造成果 为把建筑节能改造做好做实,天津加强了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进行监管的工作。
首先对区县上报的项目,按照天津市《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组织专家对节能改造方案进行审查。
其次,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监控,由市建筑节能测评机构进行核查。专门组织建筑节能中心作为项目管理班子,从项目踏勘开始,对改造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控。天津市还组织建筑节能测评机构对改造项目的基线、技术资料进行了测评,为节能量核定创造了条件。下一步天津市还将对改造项目的供热系统水力平衡等进行检测,确保改造项目达到节能指标的要求。
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是降低居住建筑采暖能耗最有效的途径。天津市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既有建筑改造融资和操作模式,鼓励供热企业参与投资实施节能改造,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监管,实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