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和资源短缺等多重危机,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自英国2003年在其《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要建设低碳经济国家后,很多国家进行了实质性的经济社会政策调整,开始转向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潮流。
中国也在努力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APEC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明确中国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9月23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再次强调,中国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国家发改委正在着手起草《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财政、银行等多个部门也在着手制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广东省、保定市等多个省市有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的强烈愿望和实际行动。
那么,低碳经济该如何发展?应该注意什么?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 李丽平
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国际大背景使然,更是自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围绕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借鉴国际经验、开展试点、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措施等。
笔者认为,不管采取何种措施,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低碳”,也要“低甲烷”、“低其他温室气体”,更要“低硫”、“低氮”、“低COD”等。总而言之,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绝不能脱离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能忽视污染减排,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
污染减排,生态保护与减排温室气体须并重
首先,从内涵上看,污染减排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
尽管“低碳经济”没有一个统一定义,但一般而言,从技术经济特性看,低碳经济的内涵是要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发达国家推动低碳经济所制定的政策也基本限于清洁能源和产业发展政策,例如,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经济激励政策或技术政策推动太阳能、燃料电池等的发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低碳经济就完全等同于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它的实质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高度协调和融合。
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内涵是基本一致的。低碳经济应该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综合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低污染物产生、排放与低能源消耗及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样都是其重要内容。
其次,从经济发展阶段看,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忽视污染减排。
英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他们的工业经济是以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高碳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基本解决了外部性较小的局地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其环境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以气候变化为主的全球环境问题。
而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因此,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即走污染减排、生态保护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重之路。
第三,从目的看,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应有助于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目的有4个方面:一是应对气候变化;二是保证能源安全;三是占领未来低碳技术和产品市场,提高经济和贸易竞争力;四是赢得国际政治主动权并增强国际影响力。
而中国正处于经济成长期,其目标首先是发展。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更是为了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以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