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国务院批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利好六板块

发布时间:2010年2月25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

       当前,“两会”召开在即,产业振兴结构转型、区域规划、保障民生成为“两会”政策主线是大概率事件,并将为区域规划概念股成为今年投资主题带来新契机。


  昨天,本版以系列专题报道的形式,对珠三角地区、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关中天水等四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了梳理。今天,我们继续对辽宁沿海、横琴、图们江、中部地区等区域发展规划继续逐一分析,挖掘其中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实战性的参考和帮助。


  图们江区域开启东北亚重要门户


  获批时间: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正式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


  地域范围: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为核心地区(简称长吉图)。


  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将其发展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培育形成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规划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该区域与俄、朝港口群和蒙古东部、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腹地紧密相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陆上通道。


  投资机会:目前注册地在“长吉图”的上市公司共有24家,而吉林省有90%的上市公司聚集在长吉图区域。据吉林省政府有关部门介绍,图们江区域接壤朝鲜、俄罗斯,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并有海上出口可达韩国、日本等,加快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是新时期我国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的重大举措。从长春经吉林市到(延吉市)图们江区域大约有400多公里,而长春市、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一、第二大城市,吉林省有90%的上市公司聚集在长吉图区域,这一区域的开放开发必将为众多上市公司带来机遇。


  联合证券指出可以从五个角度发掘投资机遇:


  1.吉电股份、长春燃气、ST东北高将直接受益于区域投资的拉动;


  2.房地产开发、物业经营将在需求增长的拉动下打开成长空间,关注长春经开、亚泰集团、苏宁环球、成城股份、光华控股;


  3.商业零售受益消费增长预期:欧亚集团、长百集团;


  4.制药产业的区域优势将得到发挥,长春高新、吉林制药、吉林敖东、通化东宝、紫鑫药业、通化金马;


  5.央企在此区域布局的企业一汽轿车、长春一东、一汽富维、中油化建、中钢吉炭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横琴新区打造“四基地一平台”


  获批时间: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地域范围:广东珠海市横琴岛。


  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将横琴建设成为“四基地一平台”,即粤港澳地区的区域性商务服务基地、与港澳配套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基地、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科教研发平台和建设融合港澳优势的国际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把横琴建设成为珠江口西岸地区的区域性创新平台,服务


  港澳的商务服务和休闲旅游基地,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5%,达到世界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心城市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低于80%。


  规划提出,将横琴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实施“分线管理”的通关创新制度,通过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金融创新,实行更加开放的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支持进行土地管理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等。通过10-15年的努力,把横琴建设成为联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到2015年,总人口为12万人,人均GDP达12万元;到2020年,总人口28万人,人均GDP为20万元。


  投资机会:目前注册地在横琴新区的上市公司共有15家。对于推动粤港澳合作与发展的横琴规划,长城证券和国金证券均发布研究报告,看好珠海房地产未来发展前景,相应的地产股华发股份、格力地产和世荣兆业将直接受益于港珠澳合作。


  此外,业内人士还认为,随着港珠澳大桥的修建,影响力将逐步辐射,该概念有望逐渐形成以珠海本地股为炒作中轴,进而延伸至周边基建业如水泥、钢铁、路桥建设等相关个股,珠三角区域内的建材股,比如深天地、塔牌集团、韶能股份、广钢股份、路翔股份以及粤富华、珠海中富等都被一些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是潜在受益股。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