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论:中国的低碳技术方向所在?

发布时间:2010年3月4日 来源:

....

    在部分低碳领域,中国的竞争力不仅仅是成本和市场,这些握在中国企业手中的技术,应该成为大力推广的方向。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大会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这场名副其实的国际博弈中,中国大胆地宣布,计划到2020年单位GDP排放比2005年减少40%或更多。但前提是,中国希望西方国家也能够为我们的付出贡献点什么——技术转让,这是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一个关键的谈判点。


    毫无疑问,谁能抢先发展好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谁就能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动权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低碳经济正在促使国际贸易、国际政治规则发生变化。各国在减排义务分配、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不同立场,已经开始改变原有的游戏规则。


    这是一种隐隐的较量。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了各种激励政策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其中的本质也已经不是单纯的气候问题,它关乎各国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必须在发展和减排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同时不断地加紧技术的研发和突破。中国的优势在于拥有全球清洁能源最大的市场,并且整体制造成本相对低廉。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依靠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实现国际间技术转让,中国企业普遍处于技术中下游是毋庸置疑的。以风力发电技术为例,它虽然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并且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已具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可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迟迟未能攻克。


    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这种状况将正在改变。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一方面,是与其他国家以创新技术转让的方式联合研发技术,并共同分享成果;更有希望的是,在一些技术上,中国完全可以依靠自主研发而迅速加入到先进技术的国际阵营中。


    对这些技术的妥善应用和推广,将给中国在低碳经济时代在全球“弯道超车”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电动汽车:锂电未来


    以电动汽车为首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为中国汽车产业制造一个“弯道超车”的代表。


    据气候组织统计,2009年1月,中国汽车月销售量首次超越美国,之后一直稳居世界汽车市场之首。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使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美国汽车行业专业预测公司CSM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全球新能源车的销量在300万辆左右,而中国则将达到170万辆左右。“中国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中心”已是各专家学者的主流观点。


    世界上已经存在的汽车企业大多是电动汽车技术的最终下游客户。而真正的核心,正是支撑汽车动力体系的动力源——电池。在中国,电池技术的生产能力恰恰在世界领先。比亚迪披露ET-POWER时,就曾引起世界汽车界不小的震动,被称为“全球第一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汽车F3DM更是出尽了风头。


    市场最常见的是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目前应用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已超过了170万辆,在混合动力车中占据了主导。日本企业在镍氢电池的投资最早,技术最成熟,竞争力最强。日系的丰田、本田最早开发混合动力技术,在全球最大的HEV市场美国,份额达到90%,但中国的优势是拥有了上游的原材料稀土资源,中国的稀土资源丰富、氢氧化镍性能世界领先,具备发展镍氢动力电池的资源;与此同时,中国目前已经掌握了镍氢电池成熟的生产技术,并且初步实现了产业化。


    中国锂离子电池的未来优势更为明显。据中信建投研究院分析,目前介入动力锂电池领域主要有四类公司,即现有汽车整车厂商(如丰田、戴姆勒)、现有二次锂电池主要厂商(如三洋、LG化学、东芝)、现有汽车零部件巨头(如大陆集团、麦格纳、博世)、初创型技术公司(如A123)。其中,日、韩主要是电池厂商和整车企业,美、欧主要是初创型技术公司和汽车零部件巨头。产业链相关方多采取合资合作方式,典型是“汽车整车厂+电池厂商”、“汽车零部件厂商+电池厂商”两种合作模式。可以说,在动力锂电池产业整体还处于起步期,国际上还没有哪一家企业建立技术和产品市场的明显优势,产业的供应、合作关系格局还有很大变动空间。


    而国内已有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比亚迪、比克等已居全球锂电池行业前列,且在动力电池关键的电池成组领域并不落后国外厂商:比亚迪全球第一个推出商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天津力神将与美国电动汽车厂商迈尔斯合作生产动力电池。可见我国产业整体的规模和技术竞争力并不明显落后于国外。更重要的是,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降低成本,中国企业在降低电池制造成本中能发挥比日、美企业更大的作用。据说比亚迪的核心技术磷酸铁锂电池,就能使比亚迪F3e电动车的成本由50万元以上降到16万元左右。


    清洁煤技术:IGCC+CCS


    中国是一个煤炭丰富的国家。对于这种资源的优势,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煤炭仍然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出处。电力行业专家陆延昌预言,到2020年,煤电在我国发电量中的比重仍会占到60%以上。从世界和中国能源需求形势来看,国际能源署(IEA)报告预测由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煤炭需求将增长73%。


    对于减排的途径,市场上的趋势已经从开源(发展太阳能、风能等)逐渐转向了节流(工业领域的低碳改造)。这就意味着,如何高效率、清洁地利用煤炭,将煤炭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清洁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IGCC和CCS的结合。IGCC即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它是将煤炭燃烧中的燃气和蒸汽都利用起来发电,并进行高效脱硫,从而提高煤炭利益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CCS即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技术,是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相关能源中分离出来,输送到一个封存地点,并且长期与大气隔绝的过程——两者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行方法。

3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