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两会上,来自青海的全国人大代表骆玉林、张守成、毛小兵等热议绿色能源发展,纷纷建议我国在青海建设国家级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集合资源、技术和资金,提升我国太阳能利用的技术水平,实现我国太阳能发电规模化,优化我国能源结构。
具备示范基地建设的诸多优势
代表们说,青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荒漠土地面积辽阔、电网建设比较完善,发展太阳光伏发电的条件优越,具备建设国家级太阳能发电试验示范基地的基础条件。
“有关专家来青海调研后得出结论,青海发展太阳能产业条件最好,最有优势。”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说。
据了解,青海至少具备6大发展太阳光伏发电的优越条件。
1、太阳能资源优势
青海地处太阳能光照资源最富集区,年日照时数在2500~3650小时,年均日照率达60~80%,全年接受太阳能辐射总量平均为660×104千焦耳/平方米,合360万亿千瓦时,这为发展太阳能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必要的物质条件。
2、土地资源优势
青海省地域辽阔,土地面积72万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面积有24.6万平方公里,主要为荒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等,广阔而平坦,无遮挡,降雨量偏少,是建设大型荒漠光伏并网电站的最佳区域。
3、丰富的矿石资源
青海省具有丰富的硅矿石资源,保守储量在10亿吨以上,矿石质量好。利用丰富的水电资源,发展大规模的多晶硅和单晶硅生产,青海省具有多重优势。
4、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优势
青海省政府已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签署了《关于科技促进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联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共同构建集资源、技术和资本于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太阳能规模化利用创新战略联盟,促进太阳能规模化利用,率先将青海省建成我国GW级大型并网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
5、丰富的电力资源优势
青海省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较国内其他地区及周边省市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根据全省“十一五”电网规划,2010年青海省电网总装机将达到12.97GW,全网负荷预计为940万千瓦,完善的电力网覆盖和较低的电价是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必要保证。
6、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青海省完成了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多晶硅提纯——晶硅铸锭/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平衡部件制造——系统集成”产业链,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
我国太阳能发电的发展状况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随着常规能源匮乏不足和大规模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能源“瓶颈”越显突出。目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各国解决能源“瓶颈”问题的必然选择,同样也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