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管理挖掘减排潜力
专家解读:脱硫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就会收获四十万吨减排量
编者按
本周一产业趋势版刊发了《收官之年落后产能收得住?》,对2010年相关行业落后产能淘汰进行了深度解读,也探讨了新增二氧化硫40万吨减排量能否实现。本期继续采访脱硫业界专家和相关企业,就为何增加40万吨减排量?如何继续削减二氧化硫?如何保障?3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剖析。
“加快脱硫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刘艺 全国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技术协作网副主任委员,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40万吨新增量将启动我国非火电脱硫市场”
杨明珍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锅炉炉窑脱硫除尘委员会秘书长
“可以肯定二氧化硫减排进入管理减排阶段
杨鹤峰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日前举行的“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确保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再新增40万减排量无疑给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二氧化硫减排任务的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焦点一
关注点 为何增加40万吨减排量?
思路 二氧化硫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全国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技术协作网副主任委员刘艺认为,虽然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已提前一年实现,但二氧化硫排放量还是非常巨大,仍高于环境的承载能力,一些地区环境质量依旧不容乐观,“两控区”内的一些地区酸雨压力依然很大,因此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要继续减少。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鹤峰认为,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所以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依然很大,未来二氧化硫的控制仍然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从这次新增的数量上来看,这个任务不难完成。“40万吨我认为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目标,它可以巩固我们在二氧化硫控制方面现有的成果。由于脱硫建设更多依赖财政支撑,而目前新增(减排量)又未明确是否可以计入“十二五”规划,因此,设置过多会增加地方财政和企业的负担;设置少了压力又太小,不利于总体二氧化硫减排。”杨鹤峰说,最近,有传言称多个省份希望能把2010年的新增减排量计入“十二五”规划,这就充分说明,这个数据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压力。对于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杨鹤峰认为,这个数据看上去似乎不小,但较2009年新增的1.02亿千瓦,以及在全球经济回暖,电力需求会不断增加这个大背景,不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焦点二
关注点 如何继续削减二氧化硫?
思路 进入管理减排新阶段
面对如何减这个问题,刘艺认为,政府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关停限产低效高排放的锅炉,加强监督,确保现有脱硫设施正常运行,加快老机组脱硫技术改造,新建机组要同步完成脱硫工程,在一些地区提高排放标准。
为了顺利实现新增二氧化硫减排目标,一是要继续加强末端治理,加快脱硫工程和设备的建设与安装,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关停限产一些低效高排放的锅炉,加快核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产生;三是要加强管理,确保减排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低效高排放锅炉的关闭。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