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光伏发电成本探秘 上网电价已露端倪

发布时间:2010年3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

        如果说去年推出的“光电建筑一体化计划”和“金太阳工程”只是为中国光伏应用这场“盛宴”端上两道开胃小菜的话,那么最快今年年内推出的《上网电价法》无疑是“盛宴”开席后必不可缺的正餐。


        作为全球最主流的政府补贴光伏应用模式,一个固定的上网电价政策有助于建立长期明确的规划,让所有的光伏企业、投资者或其他参与方能明确判断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从而有信心进一步向这一领域投资。在发达国家,上网电价政策的推出通常是当地光伏应用市场正式启动乃至蓬勃发展的标志。


        但对中国来说,从去年起就开始传闻要推的上网电价政策至今未出,令国内光伏应用的前景仍然云山雾绕。


        一位权威人士近期向上海证券报透露,有关部门目前采取的是复制当年确定风电上网电价的做法,即通过招标来考量光伏企业的成本底线,再据此确认光伏上网电价的合理区间。据称,目前有关部门的“心理价位”仍在去年敦煌项目招标电价——1.09元/千瓦时左右,但多数光伏企业的“心理价位”却高于这一水平。


        为了解当前国内光伏产业的真实成本,本报记者花费数月对国内近十家主要光伏制造商进行一番摸底调查,从中了解到,国内少数薄膜电池企业已能承受1元/千瓦时以下的上网电价,其发电成本可低至0.8元/千瓦时;而多数晶体硅电池企业的成本仍相对高昂,故希望国家将标杆电价定在1.2至1.3元以上,最高的则希望定在1.5元/千瓦时。


        1元上网电价时代有望提前到来


        去年,中国相继推出“光电建筑一体化计划”和“金太阳工程”,宣告了补贴光伏应用的大门在国内首次开启,令业界一度雀跃。但很快,人们发现由于补贴量有限,加上审批环节冗长,上述两项政策难以真正承载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重任。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上述项目申报过程中有不少企业都有虚报成本和造假之嫌,甚至出现一些企业采购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的情形,使得补贴计划在实施中“走样”。


        而在多数专家看来,无论光电建筑一体化还是金太阳工程都只是“权宜之计”,能否实现上网发电才是决定国内光伏市场是否真正启动的关键步骤。


        “其实在欧洲,基本都采取电价补贴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容易操作,而且很透明。”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魏启东对本报记者说。


        但实现光伏上网发电的一大难点在于政府给多少上网电价:这个价格不能太高,越高则意味着消费者负担越重;但也不能太低,越低则光伏企业参与积极性越小。


        为探寻国内光伏发电的成本底线,国家去年曾对敦煌10兆瓦太阳能并网发电特许权示范项目(下称“敦煌项目”)实施招标,结果有企业投出了0.69元/千瓦时的超低价,引发业界哗然。尽管中央最后确定了1.09/千瓦时的中标价,但关于光伏上网的成本之争始终未曾熄火。


        事实上,中国迄今仍未推出这项政策的首要原因也在于此。


        但时过境迁。在金融海啸的冲刷下,光伏成本已一降再降。以光伏业一直期待达到的每度电1元的上网电价目标为例:去年4月,业内13家主要光伏企业发布《洛阳宣言》时还预计要到2012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而在本报记者的此番调查中,已有企业表示,今年的光伏发电成本可降至0.8元/千瓦时,由此可承受1元/千瓦时左右的标杆上网电价。


        这意味着,国家出台上网电价政策的时机也已接近成熟。


        上网电价:薄膜PK晶体硅


        众所周知,全球光伏产业大致可分为晶体硅和薄膜两大阵营,其中,前者以德国的Q-cells、中国的尚德电力、阿特斯等为代表,后者的代表企业则是美国的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中国的天威薄膜、强生光电等。


        由于技术路线、原料用量不同,这两大阵营在成本、转换率、发电量等方面各有擅长,继而导致上网电价的承受力亦有很大差异。


        据本报记者调查,目前国内晶体硅电池生产商的上网发电成本多数仍在1元/千瓦时以上,其希望国家出台的标杆电价最少在1.2至1.3元/千瓦时,最高则达1.5元/千瓦时。


        光伏领军人物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指出,“如果即将出台的上网电价管理办法能把光伏上网电价定在每度电1.2元或1.3元,那已经很不错了。”


        “虽然在这一电价水平下,光伏企业的利润仍比较稀薄甚至仅仅只能打平,但至少这是对光伏产业的积极支持。”施正荣说。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