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3月20日电(记者熊红明 程群)一场以石化产业为龙头的工业化革命正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兴起;与此同时,采用国际最新技术、投巨资进行的环保体系也在建设中。
日前,总投资200多亿元,位于北海铁山港的中石化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工程项目,正式全面进入土建工程建设阶段。位于钦州港的中国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吨炼油厂,正在进行生产设备的最后调试。
随着一大批石化项目落户北部湾,不少人担心: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会否破坏北部湾的生态环境?
对于这个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普遍表现出乐观的态度。他们指出,虽然大部分是重化工项目,但是作为新建项目具有“后发”的优势。如果在项目建设前期加强规划,充分吸收各方先进科技成果,结合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就能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越是作为后发展地区,越是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工作。”钦州市副市长高朴说,钦州市坚持以社会综合效益为指标,严格制订重化工业项目入园标准,不单纯以投资为标准,严格环评、安评、用地等指标。
在钦州港区中石油广西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厂区内,记者没有看到以往炼油项目的烟囱林立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洁有序的厂房和设备,空气中也没有刺鼻的气味。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谭中一称,炼油厂新设计设置水污染应急三级防控措施,比环评增加1个亿投入。主要做法是修建事故池3个,容积合计达10万方,如出现极端泄漏事故,事故池可拦截的污水,相当于1米深度、30个足球场面积的池塘容量。
“因为是新建的炼油工程,我们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引入了国际领先的设计理念,把保护环境放在了首位。在生产过程中,我们的污水排放可以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清洁生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负责人张建国说。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