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旗下六九硅业进入量产和全球光伏市场回暖,英利正多项目并进,加速产能扩张。
3月23日,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英利海南100兆瓦太阳能电池一期工程项目和河北“熊猫”单晶硅项目都将在今年7月投产,全集团产能在今年有望突破1000兆瓦。
至此,英利将成为继无锡尚德(2010预计总产能为1250兆瓦)之后,国内第二个“千兆瓦产能”的光伏企业。
英利希望通过战略性扩张和垂直一体化完整产业链优势,以推动其光伏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并争夺国际光伏产品定价权。
战略性扩张
目前,英利旗下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包括与天威保变合资的天威英利400兆瓦产能(英利持有74.01%股权),以及全资拥有的英利中国200兆瓦产能。
据悉,海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10亿元人民币,将建成英利保定总部之外,国内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一期100兆瓦项目将于今年7月份建成投产。
按照原计划,一期投产后,英利将分四步完成海南项目。第一步将在今年下半年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200兆瓦光伏完整产业链项目,明年年底全面投产;第二步将在今年年底投资6亿元建设光伏研究中心;第三步投资42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硅材料项目和飞轮储能项目,计划明年6月启动;第四步建设英利国际度假会议中心和英利(海南)集团总部项目。
目前,英利的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并在中国市场上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而针对海南项目的投资,除了扩充产能以外,更主要是为覆盖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在海南开发有着地理优势,能降低成本。同时东南亚也一个特殊的市场,可能今后做岛与岛之间的业务比较多,一般是拼块发货,或是走散货不走集装箱,因此在海南生产比较有利。另外,在海南生产今后将有利于对准东盟‘10+1’市场。”苗连生表示。
而就在海南扩产项目启动的同时,英利还在本月宣布将在保定总部启动建设年产能为300兆瓦的“熊猫”单晶完整产业链生产线,以通过该扩产项目实现“熊猫”高效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苗连生告诉本报,为解决该扩产项目资金问题,交通银行将为英利中国提供15亿元人民币项目专项贷款,另外还提供2.5亿元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以缓解英利快速扩张出现的资金偏紧问题。
如此积极扩充产能的背后,是英利对于全球光伏市场的看好。“展望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基于我们目前收到的大量订单和采购意向,我们决定进行战略性扩产。”苗连生表示。
而中投顾问首席能源分析师姜谦也认为,2009年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场环境在转暖,而随着各国政府对光伏扶持政策的出台,未来几年的增长已经确定,这是英利选择此时扩张的原因。
除此之外,国内市场的启动也驱使英利提前做好准备。苗连生表示等《可再生能源法》修改完毕后,政府也极有可能出台相关光伏补贴细则,光伏企业将迎来新的机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