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四项措施助力推进农村环保

发布时间:2010年4月1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

  当前,农村发展已步入一个崭新阶段。但是,由于农村生态环境长期超负荷运转,缺乏休养生息的机会,很多农村地区生态系统功能整体下降,从而导致农村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出现退化。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领导认识滞后。不少农村领导干部强调“项目立镇”、“工业强镇”、“商业活镇”,但对“环境兴镇”缺乏足够认识;热衷于引进项目,但对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兴趣不大,甚至盲目引进污染严重的生产技术,结果造成严重污染;二是监管滞后。农村环境保护一直是各地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环保机构、技术和人员的匮乏,使得农村环境保护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管;三是观念滞后。不少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农村的天地广阔,有点污染没关系,甚至对有损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习惯习以为常。


  笔者认为,推进农村环保需落实“四项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分析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真正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调整和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将农村环保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在环保任务重的乡镇设立环保派出机构,配备工作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监管水平。


  二是建立投入机制。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资机制,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


  三是推广环保技术。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大力扶持生产并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养殖业的发展,大力推行立体循环养殖。


  四是加大执法力度。要严格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现象。要通过多种渠道,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