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期,工业泵产业进行了新一轮联合设计,实现工业泵产品更新换代,引进国外先进产品和新技术在泵行业成风,在一机部、省厅支持下,各主要工业泵厂先后引进德国里茨公司井用潜水电泵、沃曼杂质泵、KSB锅炉强制循环泵、日本荏原的立式斜流泵、德国阿尔维勒的螺杆泵、美国拜伦˙杰克逊的石油化工流程泵、英国玛瑟˙普拉特矿用多级泵、KSB热水循环泵、德国西门子水环真空泵、美国宾汉—威廉麦特的石油管线输油泵、日本荏原的MS多级泵、苏尔寿的耐腐蚀泵、美国LTV公司的钻井泥浆泵、KSB的船用往复泵、美国玛瑟˙普拉特公司的海上石油平台离心泵、荏原的无堵塞螺旋涡流泵和法国日蒙˙施乃德公司的耐腐蚀泵等18项泵及其制造技术,再加上1984年后实施工业泵许可证,使得工业泵厂制造水平获得很大提高。
到1987年5月19日,国家机械委员会以机委规84号文,正式公布了工业泵骨干企业是石家庄、沈阳、长沙、上海水泵厂、大连耐酸泵厂、大隆机器厂、沈阳铸造厂。重点企业是北京、阳泉、本溪、哈尔滨、博山、武汉、佛山、重庆、宝鸡、兰州水泵厂和天津工业泵厂、上海第一水泵厂以及浙江真空设备厂,共20家,再加上农用泵骨干重点企业7家,总计27家泵厂。80年代,我国产供销体制正在改革,财政投资以由拨款改为贷款,物资价格已分成计划价和市场价的双规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1985年后,清一色的国有和二轻大集体的209家水泵厂伴随着乡镇水泵厂兴起,到1990年中国泵产业数迅速增加到949家,生产泵366.4万台,销售额34.29亿元,占世界泵产值排名第7位,排在世界主要工业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之后。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环境逐步形成,民营泵业兴起,迅猛发展,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私营泵企业大量涌现,尤其在浙江、上海、江苏、山东、辽宁和湖南周边地区发展得最为迅速,其中浙江温州、台州的民营、个体泵制造业最为典型,温州主要集中在永嘉县瓯北镇,后来被中国机械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泵阀之乡”。台州主要集中在温岭县泽国到大溪的114国道两侧。整个温州泵阀企业到1998年有100余家,产值15亿元,温岭大大小小泵企业,包括个体企业近400家,销售额也在10亿左右。他们主要是利用民间资本,靠行商起家。
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泵企业迅猛增加,到1996年泵工业厂家和公司达1459家,年产泵739.58万台,销售额120.34亿元。
中国泵产业发展光辉15年
从1998年至2012年是中国泵业发展史上,发展最快的15年,也是辉煌的15年。在这15年中,国家虽然在1998年~2001年经济低速增长,但民营泵公司发展势头很好,不仅公司数目成几何级数增长,到2000年达3240个公司,而且产品销售势头也是高速发展,逐步把国有泵公司抛在后头。
到2002年后,国家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无论房地产投资、工业投资、外贸都进入高速增长期,一部分国有泵公司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再加上地租级差,进行征地扩建,整个公司面貌焕然一新,重新成为中国泵业骨干力量,民营泵公司中一部分通过自我高速积累发展,产品开发能力和制造能力也获得高速发展,也成为中国泵业重要力量。更为可喜的是全球泵业十强等一大批公司也是在15年之内进入中国,投资开设工厂,成为中国泵制造的一部分。他们不仅给中国泵工业带来高端的、稀缺的泵产品,还带来新技术、新的管理思想,促进了中国泵产业与技术进步。
1、民营泵业公司,应中国市场经济而生,其发展所向披靡
中国民营泵业起源于90年代初,是做微型电泵和小型水泵起家的。例如,当今在中国泵制造业中销售额一直最大的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最早是1990年成立于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的瓯北水泵厂,后来更名为浙江凯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1994年10月林凯文只身一人到上海,在当时尚还偏僻的汶水路860号租用一间700m2的仓库,欲借上海人才优势、市场优势,打造一个中国水泵王国。
1995年正式成立上海凯泉给水工程有限公司,把企业发展重心转移到上海。第一招就是招聘了清一色大学学历的有工作经验的上海人当销售人员,经他亲自培训,当年就销了800多万。第二年继续在上海按原来要求招聘销售人员,开始在全国设立办事处,进行直销。针对房地产市场和城市市政建设需要,推出了立式管道型的单级离心泵,这种泵型占地小、结构紧凑、噪音低,适合楼宇使用,更重要泵轴与电机是一根轴,泵关键技术在电机和泵密封上,这样采用上海老牌国有电机厂—先锋电机和五一电机,再加上博格曼机械密封,完全是一台有品牌的、可靠的单级泵。
而公司只要根据订单,从各铸件厂拿来泵体、叶轮和后盖三种铸件进行加工,并装配及试泵,再加上销售人员的热情周到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深受用户欢迎、称赞,在与国有泵厂和其他兄弟公司竞争中所向披靡,1996年销售额猛到6000万元。1997年销售直销点布满了全国各地,直至新疆、昆明。另外开始招聘设计人员,到97年底,泵及给水设备设计人员就有26名,销售额又增加到1.03亿元,并在嘉定黄渡征地115亩,建造凯泉工业园。1998年凯泉现代工厂建成,开始正规化生产,并相继开发出潜污泵、紧凑型立式双吸泵,当年销售额又增加到1.75亿元。
1999年凯泉组建集团公司,在上海嘉定正式成立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泵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普及了电脑CAD设计制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00年又在全国招聘泵设计人员,经上海市经委批准,成立集团公司技术中心。2001年进行了直销网络扩张,建立31个销售分公司,涵盖到地市一级的办事处,同时通过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战略管理培训、进行了内查外调,尤其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和市场调研,通过多次反复讨论和论证,制订了公司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
2002年开始向工业泵市场进军,先开发了一大批量大面广有竞争力的矿用多级泵、中压锅给水泵、Y型油泵。故销售额一路彪升,从2001年3.5亿、2002年4.8亿、2003年8.2亿、2004年11.5亿元,……一直到2012年27亿元,并于2012年1月取得核二级和核三级泵设计、制造许可证,这是全国仅有六家取得国家安全局的核二级设计、制造许可证的泵公司之一,开始进入高端泵设计制造领域。
当今凯泉集团拥有占地0.26km2的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占地0.05km2浙江凯泉集团有限公司;占地0.03km2的沈阳凯泉石化泵有限公司;占地0.04km2石家庄凯泉杂质泵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总部占地0.2km2大型泵分厂;双吸泵分厂;电站用泵分厂;冲压不锈钢分厂;给水设备分厂;核泵制造分厂等。现今公司有5000余名员工,正落实林凯文总裁提出的“务实深耕,勤勉高效”八字方针,更加勤奋工作,向世界级综合性泵业公司迈进。
凯泉在上海18年,尤其集团公司成立后15年发展,突飞猛进、创造了辉煌,的确是中国泵业史上的奇迹。其实这奇迹何止是凯泉一家,上海东方、上海连成、丰球集团、南方泵业、上海熊猫、浙江利欧、浙江新界等也是在短短10年迅速崛起,都是中国泵业史上的奇迹。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利欧,1995年时共还只是一家很小的微型电泵研究所,靠做家用泵、花园用泵起家,2001年就出口欧盟,2003年外销超过1亿元,2008年超10亿元,2007年浙江利欧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股市上市,2011年销售额已超过11.5亿元,成为中国泵业销售额排名第六,其产品涵盖家用泵、楼宇用泵、花园用泵、暖通泵和排污泵,都是民用的。
2011年浙江利欧开始在泵行内掀起一股并购之风,当年2月以2.98亿元收购天鹅泵业100%的股权,正式进入电力用泵行业;12月浙江利欧收购无锡市锡泵58%股权,锡泵成为利欧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从此进入水利水务用泵市场;2012年2月,浙江利欧收购大连华能耐酸泵厂100%的股份,公司正式进入石化泵市场。此外,浙江利欧已经在湖南湘潭投资5亿元建立工业泵生产基地,要制造大型立式斜流泵、轴流泵、双吸泵、渣浆泵、脱硫泵及铝业工艺流程泵。
总之,民营泵业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高速成长,给中国泵业带来一股清新东风,带来了活力。
2、国有泵公司在这15年中,有的破产、有的边缘化,大部分增强活力,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国有水泵厂或公司,自1995年后,面对市场经济,面对剧烈竞争,绝大多数进入了经营危机。第一个破产的是济南水泵厂,时间大约在1999年,被济南试验机厂重组。第二家是著名的北京水泵厂(起源于1940年成立的北京同益水泵厂,后来是机械部工业泵重点企业),2001年3月30日正式宣告破产,所有职工一律进入再就业中心。
不久,另一家泵重点企业:武汉水泵厂宣告停产。2004年中国泵业老大,沈阳水泵厂资不抵债,经营亏损,被沈阳鼓风机集团进行战略重组,从此沈阳水泵厂厂名消失,泵的品牌也没保存下来。2008年,航天高科技股份公司收购并整合泵行业重点企业——宝鸡水泵厂破产的财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