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沼气开展大培训、大回访活动
伴随着农村沼气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村能源队伍建设不适应和沼气使用不够好的问题:有些地方沼气技工流失严重,个别县市流失率达到50%,技术力量明显不足;一些地方为不影响上项目,突击培训沼气技工,质量不能保证;一些地方技术人员知识老化,一线新上岗的技术人员没有进行及时培训等问题。就此,农业部精心组织,于2009年11月开启了农村沼气大培训和大回访活动。农村沼气培训和回访工作是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农业部要求各地应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逐步建立培训和回访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大培训按照“上下联动、分层负责”的原则,通过“阳光培训”、职业技能鉴定、“金蓝领计划”等培训方式,以骨干师资培养、管理推广干部轮训和沼气技工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村沼气人才队伍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并建立一支技术高超的施工队伍,保障农村沼气稳定有序地发展。大回访是以2003年以来中央投资安排的沼气项目为重点,组织基层沼气技术推广人员、沼气产品供货企业、沼气项目施工单位和沼气生产工对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的回访。对未正常使用的沼气池进行故障检查和维修维护;对未正常进出料的沼气池,指导用户正确进出料;对已破损报废的指导农户进行填埋等等。通过大回访进一步提高使用率,降低报废率,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
拓展领域 一专多能
为了推动农村沼气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拓展农村能源新领域,在做好农村沼气这篇大文章的基础上,坚持走“一专多能”的路子。沼气是能源的重要基础,在搞好农村沼气工作的同时,进行多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农村除了秸秆能源化利用、炉灶炕生活节能外,还有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的开发利用。
以前,沼气的原料只是粪便,现在开发利用秸秆,拓宽了沼气的原料领域。原料很重要,农村不养猪就没有粪便,没有原料沼气池就要停用。现在有了秸秆,可以开辟第二战场。为此,2009年3月,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秸秆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摸清家底,为下一步制定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打下基础。
秸秆还田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特别是解决我国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不可或缺的因素。据了解,2009年农业部在全国示范建设16处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探索不同地区、不同工艺、不同秸秆种类的技术模式和管理经验,成为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一大亮点。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2009年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联合召开的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大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示范力度,完善工艺技术,提高装备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创新发展机制,尽快形成规模化推广能力。据了解,农业部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项目带动和效益推动,促进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和新能源化利用。这次会议为推动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秸秆综合利用由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牵头的工作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了促进国际交流,2009年11月,我国引进第一个特大型沼气工程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山东民和两万立方米沼气工程并网发电,可通过CDM项目获得部分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以补贴方式发给农民。同时利用全球环境基金资助在广东省实施“牲畜废物管理东亚项目”,发挥当地废弃物作用,探索出四种主要模式,得到世行等外国专家的一致肯定。
农村节能减排农村沼气是关键,应对气候变化多能推进是途径。我国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农村能源任重道远,我们期待农村能源在今后能够更好更快发展,为农村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