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础上,高德康的工厂1993年赢利2500万元,并再次更名为江苏康博集团公司,高德康出任董事长,他成了大老板。
然而,到了1994年,尽管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却比不上波司登刚刚入市就遭遇到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波斯登工厂这一年生产的全部23万件羽绒服在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仅卖出了10万件,其余的全部积压在仓库里,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银行的800万元贷款又上门催账了!高德康心急如焚。“该怎么办啊?”“难道波司登就这样死掉吗?”“几百名职工的饭碗就这样丢了吗?”“我不甘心!”整整一周的时间,高德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每天早晨起来,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当时,真是跳楼的心都有啊!”多年后,高德康回忆说:“可是考虑到还有好几百人等着吃饭,就觉得我必须要为他们负责,为企业负责。你高德康活着,不仅仅只为自己。”
高德康于是横下一条心,决不坐以待毙,他决定全面考察东北市场,以便找出波司登销路不畅的原因。通过细致的市场考察,他得出了结论:波司登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在于新品牌,而是面料、款式、板型等不适合北方人的体形与需求。于是高德康对面料、款式、板型等进行了一次改革,同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办事处,与商场直接挂钩开拓市场,结果波司登新款羽绒服推向市场就一炮打响,销售了68万件,首次摘得了全国销量第一的桂冠。
接下来,一切都那么顺风顺水,市场捷报频传,从1995年“波司登给你亲人般的温暖”,到1996、1997年“波司登使四海成为一家”,到1998年立志“创世界名牌,扬民族志气”,再到现在的“世界品牌,民族骄傲”,波司登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发展,到2006年已连续12年全国销量遥遥领先同行,占据了中国防寒服市场的半壁江山。
更值得骄傲的是,据统计,2006年,全球1/3的羽绒服产自波司登,高德康统率的波司登成为16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中惟一的服装品牌。
从企业家到慈善家
在缔造名牌、致富一方的同时,对社会抱有高度责任感的高德康多年来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热心公益事业,努力造福社会,积极投身于扶贫助学等各项慈善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达2亿多元。2005年4月,“慈善中国—2005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出炉,高德康名列排行榜第41位。
对于高德康而言,个人钱财的多少已经没有什么炫耀意义,只不过是一组组数字而已,出身农村的他一直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对他而言,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同样的重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德康在自己企业还很弱小、赚钱不多的时候,就为全村每一位老人买了一个铜制“汤婆子”,供老人们冬天暖和手脚。有了一定经济实力之后,高德康就给村里的敬老院捐款,他每年都拿出20多万元资金,为全村的老人发放“养老金”,至今已坚持发放了11年,他也给村里的贫困户送去补助物资,还投资办了多家福利企业。
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尽管高德康已然富甲一方、赫赫有名,但他仍保持着普通农民勤俭朴实的作风,保持着艰苦朴素、廉洁自律的风范。高德康内心一直满怀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立志要带领村里人强村富民、共同富裕。现任康博村村委会主任、村长的李炳元回忆那段岁月时感慨地说:“当时高总的父母都年近80了,还住在村里陈旧的宅院里。其实只要他愿意,完全有能力为两位老人单独造一所别墅楼,让父母安享晚年。但是高总没有,他心里装的是全村的父老乡亲。他要为全村人建现代化的别墅村,让大家一同过上好日子。”
到了1999年,高德康更是做了一件让全村老少一辈子都记得的好事。这一年,波司登在家乡开始建设占地23公顷的康博苑,计划科学建造300多幢别墅式住宅以供村民们居住。经高德康与镇领导商议,决定将镇里每年将波司登收取的各种费用的返还款,包括发给高德康本人的奖金,全部用于康博苑小区的建设。几年来,波司登为该别墅小区的修建、拆迁补贴和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共投入了7000多万元。2003年,326栋漂亮宽敞的现代化庭院式别墅落成,全村400多户、1500多名农民住进了“小洋楼”。
2005年2月,康博村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佳小康村”,成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各地农村学习的榜样。
波司登的口号是“让人与自然更和谐”,其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不仅贯彻到企业产品上,更体现在近年来其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上。2000年11月,波司登积极响应由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环保总局等发起的“保护母亲河行动”,拿出1000万元设立“波司登保护母亲河奖励基金”,这一举动彰显了一名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波司登先后支持和赞助西部科考、南极科考等活动;松花江、长江流域发生重大洪水,波司登慷慨解囊,捐款捐物;“非典”肆虐,波司登又义不容辞,捐赠108万元;面对贫困学子,波司登伸手援助之后,出资100万元建立常熟市昆承中学,拿出12.9万元为山西左权县麻田镇大岩村建造希望小学,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50万元设立奖学金……据波司登公司不完全统计,该公司回报社会的金额累计达到1.7亿元。透过这一数字,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家到慈善家的品格、境界和形象的提升。
从富豪到爱国者
北京时间2006年2月24日凌晨,第20届冬奥会意大利古城都灵的萨兹杜克斯雪场上,中国选手韩晓鹏凌空一跃,随着他的翻转腾挪,那一身鲜红耀眼的滑雪服,犹如一道彩链划过皓空,令世界为之惊叹。在场的国际奥林匹克官员竖起大姆指连声说OK!正是这大跨度的一跃,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上男子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从而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上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书写了中国在冬奥会上的崭新历史,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同时为这一跃呕心沥血,提供自主研制,既有科技含量又极富民族特色,矢志要让国产滑雪服在冬奥会亮相的波司登集团也奠定了其在国际顶级赛场上的运动服高端品牌的地位,完成了由民族品牌向世界品牌,中国名牌向国际名牌的飞跃与升华。
韩晓鹏获奖了,波司登成功了,高德康更是圆了自己的爱国梦。以往获奖运动员所穿的滑雪服,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个遗憾。第20届冬奥会之前,高德康与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取得了联系,恳请让波司登来为运动员量身定做滑雪服。当高德康提出这个请求时,这位官员对波司登的实力并不太确信,他表示,这次滑雪项目的希望就集中在韩晓鹏身上,如果波司登设计的比赛用服稍微有点差错,就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发挥,这很可能导致运动员的终身遗憾。然而随着高德康把波司登羽绒服1998年攀登珠峰、考察南极和北极的辉煌经历向这位官员娓娓道来,他终于被说服了。之后,高德康当即组织了一套攻关班子,经过整整半个月精心的策划和设计,做出了第一件高科技含量、高品位的滑雪服。选手们试穿后非常激动,而富豪高德康的爱国情怀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从小裁缝到大老板,又从企业家到慈善家,最后再从富豪到爱国者,高德康的三次人生拐点也昭示了和谐社会优秀企业家们的共有品质。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