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式过冬
外界所诟病的,也正是古的这种智多近妖的“未卜先知”和说了很多“过于高调”的话,是外表忠厚内心狡诈的司马懿。比如著名的“冬天论”——古永锵曾一脸无辜地宣称“冬天到了,大家都要注意安全,因为只有优酷和土豆不会死”,话一出口,业界便一片哗然。业内流传甚广的一句评语是“优酷的古永锵‘假真诚’,土豆网的王微‘假清高’,这两位堪比为视频界的宋祖德”,他们正在联手做局,想把其他人挤出圈子。
古的司马式过冬哲学还表现在他的言论上。古永锵经常抱怨的一点是,中国的创业环境和斯坦福系们的环境有很大差别——在这里,你需要花很多力气去打很多“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口水仗。他说很多东西本来只需时间即可证明,但人们就是不相信,非要说他放卫星,讲大话是为了融资。他花力气去解释,反而更证实了“大嘴”的名号。
联想到《野蛮生长》中冯仑讲的,傻子军长范哈尔在经济窘迫的“过冬”期间,用青木包成银元状搬进家里充作“信用”,去骗借其他人的钱,人们说,看,古永锵在活学活用,这真是MBA的活教材啊。
有了这样司马懿式的印象,人们就更难信任他。搞到最后就是,很难清楚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又或者全是假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古永锵说,他表示优酷现在不合并,不转型,不裁员,“不信可以来公司看”,但人们就是不去看,非要在家里算,算来算去算出来优酷现在巨亏,再找不到钱就撑不下去了。
还比如,古永锵说优酷不缺钱,甚至还“拒绝了融资”。人们又根本不相信古会在金融危机加上“巨亏”的情况下拒绝融资,又给他戴上了“假真诚”的帽子。他出来说“优酷其实从来没有真正融过资”,就更是乱上添乱——视频网站拼的不是技术,也不是市场,销售甚至也不是产品,就是拼的融资能力,你说你没融过资,谁会相信?
古永锵说,“我从回国创业到现在从没去过美国,不像其他同行满世界飞着去融资”,也没有动用投行,而且优酷现在的投资结构中,所有投资全部来自耶鲁大学曾投资过的创业公司,所有股东都是每一轮新融资都持续加投,很罕见。于是就又有人说,古永锵把耶鲁系都融了一圈了,现在没招了,没人愿意投资你。
而古永锵对一切他所说的人们质疑的的解释,是来源于优酷的实力。古永锵的论据是,贝恩是全球知名的,他们找腾讯看了优酷的后台,腾讯那么多客户端,一查就知道该不该投,腾讯查完就说,你还是投吧,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合计划”风暴
对于外界的各类评论,古永锵说自己已经不去回应。他现在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合计划2.0”中。今年,6月11日启动的“合计划1.0”让优酷与百家电视台及大型影视音乐公司成为热点联盟伙伴,120多个视频官网落户优酷。11月11日,升级版的“合计划2.0”启动,这次优酷则以电视剧合作及营销作为业务重点,优酷要实现规模性升级和资源垂直落地。
现在,优酷已开始参与电视剧制作新模式方面进行尝试。近期风靡全球的BBC的网络互动剧《苏菲日记》登陆中国,优酷是中国版该剧的两大网络互动播放平台之一。与传统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不同,中国版的《苏菲日记》是不依赖电视台的电视剧,下集剧情发展随网民互动投票而确定。
从“合计划1.0”到“合计划2.0”,古永锵打响了视频网站参与电视剧制作的第一炮,但“合计划2.0”并非止步于此,古永锵希望用优酷的尝试来“改变传统电视剧产业链规则”,就像电视剧一样,接下来还要一幕幕地发展下去。
现在,当你坐在古永锵对面仔细研究他的表情,会发现它们其实和两年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说话还是那么慢条斯理,笑容还是那么厚道,他仍然坚持周末不加班回家陪老婆孩子,推上孩子去公园散步。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国际化人才,会在商战中扮演中国三国时代的名将,会有兴趣参与这些无聊的口水战。
正像土豆网王微在那本很煽情的《等待夏天》中所写的:就算是今年的夏天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总还有明年的夏天。明年的夏天完了,还有后年的夏天,还有大后年,大大后年的。每年都有夏天,每年都有可以希望等待的东西。
对这个冬天里的古永锵来说,他只要等待春天就可以证明一切了,明年他的目标是“营收过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