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长期铺垫
江铃汽车销售总公司JMC轻卡相关负责人认为:“新能源轻卡需要很长的技术研发周期和市场铺垫期,得到市场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能源轻卡售价高,使用尚不如普通轻卡便利,用户为何要买呢?新能源应用实际上有革新性质,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按市场的规律小步慢走。”
同时,新能源轻卡的价格也让不少用户止步。“目前,纯电动轻卡只是在港口和一些环保要求比较严格的小区域内使用,量很少。目前用户更看重显在的一次性购车成本,不太关注长期使用成本,要用户算清楚这笔账需要时间。”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还有用户对新能源轻卡的动力性表示质疑。上述东莞轻卡经销商认为:“纯电动轻卡扭矩小,载重量低,动力性无法和目前的使用需求对接。国内轻卡配装汽油机的都少,更别说用纯电动了。在中国,轻卡用户明里暗里会有一些额外的成本支出,被罚款很常见,因此很少不超载。轻卡拉货又不固定,可能每次货源都不同,因此用户普遍对动力性要求很高,能多拉东西才是王道。”
研发目的何在
既然前途并不是那么光明,为什么还有轻卡企业坚持要走新能源之路呢?
目前,国内生产的纯电动轻卡主要是销往国外,通常是国外有了订单,国内再组织生产。在国内市场上,新能源轻卡只是在市政用车、专用车等方面有零星需求。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发展新能源轻卡有几个好处。首先是追逐利润。“有些轻卡企业是在接到海外订单后才做排产,虽然量少,但单车利润可观。现在不少轻卡企业都是和新能源企业联合开发产品,成本比单独开发少很多,在有订单的情况下,轻卡企业何乐而不为?如果以后新能源轻卡的市场规模扩大,企业还将抢占先机,这也可以看作是企业对市场的一种试探行为。”
其次是抢占细分市场。“目前,国内做新能源的轻卡企业有福田、东风、江淮等,都是轻卡行业的领军企业,它们做新能源项目还出于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确立行业地位的目的。”该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从另一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各地对于新能源汽车都有一些支持政策和拨款,获得一些资金和政策支持,恐怕也是对轻卡企业的诱惑之一。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