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新政将出 节能减排市场增长待引爆

发布时间:2010年3月13日 来源:21世纪网

....


  在这种条件下,银行如果向技术服务公司贷款,风险将非常大;将贷款主体换成技改企业同样不可行,这与企业自投资金并无区别,企业反而会选择不作为。


  因此央行拟在银行、节能技术服务公司和节能业主企业三方中推广保付代理(简称保理)融资业务试点,以此为缺乏市场化金融工具支持的我国节能市场寻求“三赢”的解决之道。


  银行成为解开“死三角”的关键角色。由于保理业务基于服务合同中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技术服务公司就可以将应收账款作为债权抵押给银行,进行债权抵押贷款;节能业主企业则向银行还款;项目完成后,银行再向技术服务公司放款。


  央行金融所研究报告认为,节能业主企业可以在没有计划审批和资金压力的条件下完成节能项目,节能技术服务公司能够扩大同时开工的项目数、加速扩张,金融机构能够从节能市场获得巨大商机。

 

  中小企业何处要钱


  资金的来源似乎并不是问题。


  就在3月11日晚,法国开发署以主权贷款的形式向中国财政部提供了1.2亿欧元的第二期绿色中间信贷,合作伙伴为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陈智军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要善用国外优惠贷款来支持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投资。


  浦发银行一位副行长也表示,最近3年浦发银行共发放绿色信贷超过1000亿元,并加强低碳金融创新,推出绿色信贷服务方案,建立信贷上下游的产品线。


  由于国家财政投入有限,中国节能市场资金缺口巨大。按照央行金融所2008年12月的报告估算,将减排投入也计算在内,未来5年我国节能减排总投资约需4万亿元人民币。


  而按照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节能减排共计安排418亿元来算,5年也只有2000多亿元,只约占总投资需求的5%。


  “像西门子、中石油等企业要做节能项目,并不差钱。但是合同能源管理的更适合中小型的技术服务公司来做。”一位熟悉节能服务产业的金融问题专家对本报说。


  在各种障碍面前,中小节能服务公司对政策的期待分外殷切。


  一家要求匿名的照明节能技术公司的董事长对本报透露说,从2007年开始,节能市场越来越难做,也有同行在“死三角”里出不去而转行,至今“10家(节能技术服务公司)中有9家已经不见了”。


  “我们现在也在转行的边缘上。”这位董事长12日对本报说,公司最近一个EMC项目也没做成,虽然开展的项目仍是给业主企业做节能项目,但已不走EMC模式流程。


  他说,也只有大企业可能拿到像中法绿色信贷这样的国外优惠贷款,中小企业则很难。


  按照此企业的经验、在已完成项目中,有节能设备试运行10天左右就可以将合同定下来的,“不一定非得按照流程规定的一个月”。同时由于保理融资是在施工后获得,技术服务公司仍需在前期带资施工,所以保理融资并没有解决中小企业的大项目前期建设资金缺口问题。


  央行研究报告也希望加入到节能市场的金融机构需要解放思想、转变在保理业务中重点对小型技术服务公司的进行信用审查的观念。


  报告说,国内较早提出节能融资、并且获得了国际金融公司(IFC)能效贷款担保支持的一家银行,在企业提出节能融资申请之后,仍然要求小企业提供资产抵押。“我们只能说,业务是现成的,需求是现成的,银行能不能从中赚到钱,就看思想上是不是能够从财务报表融资,即贷款的审查惯性中解脱出来。”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