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对化石能源课以重税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指出,我们国家在建筑和交通领域能耗最大,第一是建筑,建筑的使用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8%,如果加上建材的生产和运输,能耗高达44%。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推动绿色建筑方面投入的财政专项补贴高达200多亿元。他担心今后如果没有补贴开发商就不做了。
第一号提案因此建议,借鉴瑞典的经验,通过对化石能源课以重税,引导企业主动降低能耗和寻找低成本的新能源。“瑞典是约束的办法,收钱的办法;中国是给钱的方法,激励的方法,收钱的办法避免政府陷入补贴什么节能技术、补贴什么新能源、补多少、如何防止权力寻租等困境。”赖明指出。
第一号提案还建议将国家能源局升格成立能源部。目前国家能源委员会属于协调机构,如果将能源局升格为能源部,就可以拥有立法权,运用法律的手段推动低碳发展。
要警惕城市的超负荷开发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刘秀晨同日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带来的气候变化是不争的事实。工业文明300年的时间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大约是60%,地球表面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5倍。
“不仅要发展低碳经济,还要倡导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刘秀晨强调,要警惕城市的超负荷,超强度开发,推广建筑节能减排,自律我们的交通出行,改进玻璃幕墙和城市照明等。让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形成低碳的文化观和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是加强和改善城市绿化。”刘秀晨强调,只有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才是主动的治理方式。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是很多,改革初期占到12%,现在才20%,要推进林业建设。
赖明认为低碳发展需要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我们国家单位G D P碳排放比日本高9到10倍,比欧美国家高4到5倍,即使到2020年,我们的单位G D P碳排放承诺比2005年减少40%—50%,但我们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而刘秀晨则认为,目前我们国家的城市还没有完全定型,结合城市化发展,低碳发展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名词解释
低碳
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概念十分广泛,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电池)等,其中新能源又包含太阳能、风能、水电、核能、新能源电池等。
链接
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经济中的热点话题。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为达到这一承诺,未来多项利好低碳经济的措施将有望陆续出台。国家发改委前期也表示,中国将采取四项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并在低碳能源上推出多项措施。 记者 王卫国 龙金光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