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正文

15至20年内中国将会成为世界核电强国

发布时间:2010年4月15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三、 中国具备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1、 中国具有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的能力。我国的秦山核电站就是自主研制、设计、建造的核电站。在建设30万千瓦核电站的过程中,国内配套建设了585个工厂,重要设备都由国内制造。同时,在后来的秦山二期、三期的建设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外国技术,也推动了我国核电产业的升级和换代。


      2、 建成了基本完整的核电产业链。经过11座核电站的建设,我国基本完备了从铀矿地质到核电站建设、运行,以及乏燃料处理和核废物处置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经验的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具备以我为主,适当引进技术,建设百万千瓦核电站的能力。国内的现有技术基础和设备制造能力,也可适应核电国产化和规模发展的需要。


      3、 核电基地已初步形成规模,产业具备做大做强的条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浙江海盐、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至今已经扩大到江苏田湾、广东阳江、山东海阳、浙江三门、辽宁红沿河、福建宁德等核电产业群,湖北、湖南、江西等内陆省区将启动建设核电站。可以说,我国已经具备将核电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条件。


      四、 我国应成为核电出口强国。


      我国最早向巴基斯坦成功地出口了30万千瓦核电站,受到了巴方的好评。我国也从中积累了出口核电站的经验,完成了从原型堆向商业堆转化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实施了283项设计改造,开展了552项科技攻关,总体设计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同时,我们还借鉴了核电发达国家建设核电站的成果经验,发挥了设计总包单位的牵头作用,建立了质量保证、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三大体系,严格履行了国际合同,使之成为我国核电站出口的示范项目,为我国成为国际上核电出口强国打下了基础。


      五、改革核电管理体制,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状态。


      我国目前的核电管理处在多部门、多渠道状态,出现政府部门多头管理的状况,从而制约了管理高效运行。现在,国家一级管理核电部门就有6个之多。这种多部门、多环节、分散式的管理体制是不能适应核电产业健康发展需要的。多头管理的结果势必是低效的,应该改革。


      国家应设立核电局以统管核电工业的全部。应坚持把核电真正纳入民用发电系统,与军用脱钩;核电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管理体系都应该符合核电发展规律;核电局应该有规划、组织、引导核电产业发展方向的权力和作用,并带有行政管理权力和宏观调控能力。


      建立核电产业联盟,将核电产业各环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推进核电产业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升级,使中国核电产业进入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轨道,使中国核电产业形成高效运行机制。


      加快中国核电多方资源的整合,其中包括组建国家级核电研发和设计中心,为消化国外技术、自主创新提供组织保障。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群堆管理,建立统一的核电设备供应商体系,整合各方力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核电国产化、降低成本提供条件。利用引进AP1000技术的有利时机,做好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站全套技术的工作,以缩短实现国产化、批量化生产的周期。(作者系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秘书长)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