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低碳未必需要高技术高成本 低碳成本仅高15%

发布时间:2010年4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

 

  2 


  低碳未必需要高技术高成本 


  五年前,在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上,人们大声呼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如今在上海,这被集中指向一个理念,那就是低碳。 


  低碳建筑,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早已成为现实。 


  在西班牙马德里南部,有一栋大房子,远远看去像是由一扇扇巨大的竹窗“拼”起来的。这是一栋非常有名的低碳建筑,获得过建筑行业著名的“英国建筑皇家学院大奖”,那就是“竹屋”。 


  但是,住在这里的却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而是当地的低收入户——这是由马德里市政厅建设的廉租房。建设成本非常低廉,但是可以抵挡马德里的炎炎夏日,并为户主营造一个隐私空间。此外,“竹屋”还采用了多种节能的设计,加强水的回收利用。 


  如此看来,低碳也许并非就意味着高科技、高成本。这栋具有颠覆意义的“竹屋”,如今也来到了上海,成为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50个经典案例之一。 


  在世博园浦西园区,伦敦零碳馆是马德里“竹屋”的新邻居之一。“零碳馆”日常所需的电,全部自给自足,太阳、风、甚至吃剩下来的饭菜,都被用来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真正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在“零碳馆”屋顶上,有22个彩色风帽,随着风向灵活地转动。通过这一设计,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每个房间,并将室内空气排出;在零碳馆里,“空调”也不需要耗电,因为用的是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做成的天然“空调”。 

  在这里,房子已不仅仅是居住的空间,更是一个生产资源的机器,一种新的运转模式。 


  当你为这一切而惊讶的时候,更让人惊讶的,也许是它的成本——虽然低碳建筑需要增加很多节能措施,但同时因此也减少了很多耗能设施,例如空调,“它的建设成本只比普通住房高15%。” 零碳馆协馆长陈硕说。  


  3 


  低碳建筑遭遇“中国式难题” 


  事实已经表明,技术与成本已不再是低碳建筑不可逾越的障碍。英国绿色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将在2020 年让所有非住宅建筑物实现“零碳排放”。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陆续推出降低贷款利率、减税等政策鼓励开发商建造节能建筑。 


  对于以“起吊机经济”而闻名的中国来说,推广低碳建筑或许更为必要。“中国不注重建筑节能,从而导致每年新增7亿~8亿平方米不节能的住宅和商业建筑,这些建筑在未来几十年里将无节制地消耗大量能源。”世界银行在《中国促进建筑节能的契机》报告中警告说。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