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作为我国第二批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之一,甘肃还将建设300万立方米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同时力争到2020年甘肃炼油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
通过加快陇东西峰、华池、镇远、环县以及玉门等油田勘探开发步伐,甘肃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将得到提升。《意见》指出,支持玉门老油田发展,提高经济开采年限。充分利用省内外两种资源,进一步提高石油加工转化能力、原油加工质量标准和附加值,建设战略性石化工业基地。加快实施兰州石化大型碳五综合利用、550万吨/年蒸馏装置技术改造和汽柴油质量升级,庆阳石化300万吨/年炼油集中搬迁改造等工程。
储备方面,规划在兰州建设180万立方米原油商业储备库和100万立方米原油生产运行库建设,建设300万立方米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打造西部大型石油、化工原料集散地,建成国家重要的石油储备基地。同时做好涩宁兰输气管道复线、兰州至郑州至长沙成品油管道、庆阳石化成品油外输管道等油气管道建设。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昨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石油消费量日益增多、但储备相对匮乏的国家之一,我国迫切需要增加石油储备基地,增加储备是抵御国际油价上涨风险最好的办法。
按照发达国家的一般要求,石油的储备量应相当于90天的消费量左右比较合理。但目前我国离这一目标仍有距离。
鲍云樵表示,我国石油消费量每年超过3亿吨,通过测算,300万立方米的储备基地大约能储备270万吨石油。这一数字仅为年消费量的百分之一。
经济增长两翼齐飞
除了能源,《意见》还指出要着力推动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经济区加快发展,构建以平凉、庆阳为中心,辐射天水、陇南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快酒泉、嘉峪关一体化进程,形成甘肃东西两翼齐飞的经济增长新格局。
《意见》指出,要大力支持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积极推进兰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发展,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