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品牌故事 » 正文

五旬妇女开茶馆 坐拥百万每月赚7000

发布时间:2010年5月7日 来源:生意场

....


  开家茶馆创业头一年困难大


  正当杨金华准备在生意上大展拳脚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打乱了她所有的步骤。儿子洋洋的叛逆,令她不得不放下所有的事情去看管儿子。


  有这样一个场景,杨金华至今难以忘记。为了找到离家出走的儿子,杨金华全家在成都四处奔走。而此时,杨金华已经身无分文。说到这里,这位母亲眼眶红了,“我记得,当时用公用电话打电话才一毛钱,可我连这一毛钱都拿不出来。”杨金华长长叹了口气,沉默了许久。


  那是杨金华最艰难的一段日子。不仅儿子叛逆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丈夫也下岗回家,让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困难的日子延续到了2001年,杨金华决定到宽巷子利用自己的房子,开间小茶馆维系全家的生计。


  当时,宽巷子已经有几家人在做茶馆生意,一杯茶卖一元钱。“那时,来这里喝茶的只是一些收荒匠,以及周围的一些大爷大妈们。他们要一杯茶,一耍就是一天,这样的生意有等于没有。”杨金华说,当时开茶馆主要是陪着儿子,好好教育他;同时,这样也能糊口。


  开茶馆的头一年,杨金华赚的钱还不够茶馆的装修费用,甚至“仅仅只够维持全家基本生活。”她苦笑着,伸出一根手指,一天卖10元钱,除去人工费和其余开销,能做什么?“说实话,做不下去了,想过要走,甚至卖掉这处房子,去寻个铺面。”最后杨金华还是坚持了下来。


  茶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火


  后来的发展是,如果杨金华不再坚持,她可能会后悔莫及。随着城市发展,作为成都市老街文化的代表,宽巷子的知名度越来越大。“突然之间,似乎一切都变了,”杨金华脸上再次泛起了红光,当她坚持在这里做茶馆生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几年来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


  她注意到,不光是外省人到她这里喝茶的越来越多,就是背着旅行包的外国人,来喝茶的也多起来。杨金华感到奇怪,那么多年了,这样一条平凡的街道怎会突然间变得越来越热闹?“我专门问过许多来这里喝茶的人,”杨金华说,“他们说,不喜欢城市里钢筋水泥包裹的茶铺,我们这里宽敞,视野好。”杨金华不是很明白这些喝茶人的感受,但有一条她很清楚,茶馆生意会越来越好。


  还是这样简陋的茶馆,价格却从最初的一元,变为两元……到现在,一碗茶的价格已卖到了5元。“还好我坚持了下来,一直坚持做生意,一直坚持做茶馆,”杨金华有些激动,“也许真是那句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吧。”


  如今,杨金华的两件心事放了下来:“儿子终于懂事了,乖了,现在去外省工作了;我的生意也终于开花结果了。”她呵呵笑了起来。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