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环保技术 > 大气控制 » 正文

在铁合金电炉上采用电收尘器净化烟气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0年7月13日 来源:中国环保技术

....


  电收尘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5。


  该系统的动力消耗为:引风机电机75kW,风冷热交换器电机为45kW,摇臂锤机械振打电机为0.5kW×4=2kW,总计122kW。


表5 电收尘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处理烟气量 m3/h 78000
入口烟气温度 250-300
电场型式   干式卧式单室四电场,钢体
电场有效截面积 m2  24
电场风速 m/s 0.9
电极间距 mm 300-400
收尘极型式   C480
电晕极型式   星型线
有效收尘面积 m2  2765.4
驱进速度 cm/s 3.8
烟气在电场中停留时间 s 17.8
振打型式   摇臂锤机械振打
高压电源设备(电压) kV 72、100
高压电源设备(电流) mA 400、600
除尘效率 % 98.5
设备外型尺寸  mm 27920×7500×13570
设备总重量 t 157


  电收尘器的收尘效果


  我厂电收尘器投产后几年的运行实践证明,其除尘效果显著,收尘效率达到97%-99%,粉尘排放浓度在100mg/m3以下,低于国家允许排放的粉尘浓度。


  电收尘器的除尘效果见表6。


表6 电收尘器的使用效果

项目名称 单位 高碳锰铁 锰硅合金
进口烟气量 m3/h 40503 38062
出口烟气量 m3/h 45753 46262
进口烟气温度 220 190
出口烟气温度 170 160
进口含尘浓度 mg/m3  4404.3 2005
出口含尘浓度 mg/m3  97.2 60.1
进口烟尘量 kg/h 178.39 76.4
出口烟尘量 kg/h 4.67 2.48
进口烟气流速 m/s 41.76 50.7
出口烟气流速 m/s 18.31 19.9
环境温度 17 25
收尘效率 % 97.38 96.4


  技术经济分析


  电收尘器收尘效率高,在高压静电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收尘效率通常在97%-98%之间,在铁合金电炉烟气含尘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高碳锰铁和锰硅合金烟尘出口排放浓度分别为97.2mg/m3和60.1mg/m3。


  由于电炉烟尘的比电阻偏高,且十分微细,电场常常发生逆电离,严重影响尘器的收尘效率和设备的稳定运行。为此,在设计中采用了预荷电静电凝聚、交变极距技术,目的在于增强电场对各种不同烟气量和各种不同粉尘的含尘浓度的适应性,有效地解决了电收尘器净化铁合金电炉烟气的难点,为其在铁合金电炉上净化烟气提供了经验和有效的方法。


  测定的数据表明,电收尘器入口烟尘平均粒径为5.05μm,出口烟尘平均粒径为2.15μm,随着烟尘经电场净化次数的增加,其粒径越来越细,且比电阻值越来越大。为此必须采用交变极距技术,才能保证收尘效率。


  电收尘器装置投产运行改善了车间内外的环境状况,电炉敞口冶炼时,原操作平台上的烟尘浓度平均为8.3mg/m3,电收尘器投产后在烟尘浓度<2mg/m3。


  电收尘器机械传动设备少,且电机容量较小,有明显的节电效果。


  电收尘器的运行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日常维修工作量明显减少。


  电收尘器与布袋收尘器的比较


  电收尘器投资较少。1989年我厂投资156万元才为12.5MVA电炉建成了一套电收尘器(当时布袋收尘器仅需投资100多万元),而目前仅涨价至230万元,但布袋收尘器却已高达500万元。


  电收尘器运行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一般大修期为10年左右),我厂电收尘器已经安全运行八年,仍在继续运行。


  电收尘器设备维护工作量小,维修费用低。


  电收尘器的综合效益优于布袋除尘器。


  结束语


  电收尘器在铁合金电炉上的应用是成功的。据鞍山静电院提供的数据,只要各种铁合金烟尘的比电阻均在108-1013(Ω·cm)量级之间,都可采用电收尘器进行收尘。它开拓了铁合金电炉消烟除尘的新途径,可以在铁合金行业全面推广应用,为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电收尘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收尘效率高,耗能低,耐高温,运行安全可靠,维护费用低,维修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阻力损失小,无二次污染,可以捕集0.01μm超微细粉尘。所以电收尘器用于铁合金电炉的烟气净化,是最佳的收尘方法。


  烟囱出口的烟尘排放浓度低于100mg/m3,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取得了环境效益、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