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品牌故事 » 正文

商界名人:看安踏老董丁志忠的创业人生

发布时间:2010年8月3日 来源:生意场

....


  “比较严重的一次”,丁志忠回忆当初,还是安踏请孔令辉做明星代言人之后,“广告打出去的一两个月,没有任何成效”,起先已经被丁志忠说服的反对请体育明星做产品代言人的言论,似乎又有了滋生的土壤。


  “当时,确实感觉心里有点发慌,毕竟当时投入的那笔资金几乎是当时安踏半年的利润”,但丁志忠并没有对自己的决策发生动摇或者怀疑,果然,第三个月开始,经销商们开始拿着现金到厂门前排队提货,安踏鞋在市场上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让安踏全体上下真正感受到了“广告的魅力”,而这时候,丁志忠思索的是,下一步应该如何系统地做好品牌的问题。


  “做生意不仅仅是赚钱,更是在做成就、做荣誉感,”丁志忠这么告诉记者,“现在已经算好了,每天只要工作十个小时,但是每天都会有新的事让我要忙一阵,越忙越有充实感和成就感,越能享受到偶尔的清闲带来的快乐。就像现在,刚刚忙了一上午,能够坐下来和记者边喝茶边聊聊,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51%和49%:丁志忠的生意经


  在安踏,有一个理论流传得很广。

  丁志忠说是自己做人和做事的原则。

  “父亲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我至今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很早就告诉我,你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永远只要49%。”丁志忠告诉记者,当时他一直不能理解,这不是明摆着吃亏吗?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后来他慢慢理解了:这样做看起来是暂时吃亏了,但他却赢得了客户的长期合作。让客户更加认同,更加尊重,更加信任。这个原则在今天的安踏里仍然有很深的渗透。

  不开拓海外市场

  国内市场也保不住


  丁志忠立志要让世界鞋业重新“洗牌”。


  2002年底,安踏公司拿下了设在匈牙利亚洲中心“晋江街”里最大的一个摊位。这是一个价值不菲的摊位,但丁志忠认为“很行情”。不和耐克、阿迪达斯争夺欧美发达地区的市场,所以首先选择了还没有加入欧盟的匈牙利,而2004年匈牙利加入欧盟正好给安踏进军欧洲市场搭好了一块现成的跳板。


  随即,2003年起,安踏开始赞助立陶宛职业篮球“青年近卫军”海神篮球俱乐部,安踏成为第一个赞助海外职业篮球队的中国品牌。


  2003年3月,安踏首家海外专卖店落户新加坡,为安踏品牌全面拓展海外市场走向世界坚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企业永远只有创业,没有守业。如果不能主动走出去开辟‘第二战场’,迅速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就会连中国市场都保不住。”丁志忠在商业发展方面永远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创业心得】


  明确目标


  勇往直前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勇往直前!”


  丁志忠坦言,自创业开始,他始终沿着这条路坚持不懈地走着,“有了明确的目标还不够,当遇到挫折和困难,还要勇于去坚持这个目标。事实证明,我这些年来的坚持都是正确的。”丁志忠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


  丁志忠始终坚持认为,国产鞋在国外的市场无非就是东欧、南美,他们加起来都没有中国的市场大。而且做国外市场,国产鞋没有资金实力去打品牌,对国外的文化习俗也不了解。如果专心打国内市场就容易多了。


  2004年10月,安踏与CBA签署了赞助协议,从2004到2007连续三年成为“CBA唯一指定运动装备”,此举标志着民族品牌已经打破了国际运动品牌垄断国内外顶级赛事的格局,这预示着以安踏为代表的民族体育品牌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