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忙的永远都是浙江老板
煤老板很忙,尤其是浙江的煤老板。
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在采访过程中,一共打了林开月15次电话,其中10次处于没人接的状态,还有2次连接不上。他解释说,一直在矿上,实在太忙了。
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记者通过内蒙古浙江商会,联系了不少在鄂尔多斯开矿的浙江老板,其中能一次就联系上的寥寥无几。
内蒙古浙江商会副会长莫剑设是台州人,也有自己的几个小矿。“我腿脚不太方便,但也每天到处跑,浙江来内蒙做生意的这些人都如此的,老板往往都是战斗在第一线的。”
有趣的是,在内蒙的浙商大多都喜欢开宝马,说开着宝马驰骋在草原上特别舒服。“内蒙的几个矿都很远,以车代步是必然的选择,要不在去煤矿的路上,要不就在从煤矿回来的路上,所以很多老板都留在矿山那边。”莫剑设说。
投资20亿元炼蓖麻油
绕过了采访过程中的细节,林开月说起了自己另外的一个项目。
去年,林开月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搞了一个蓖麻籽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这项目一共投资了20亿元。“这个项目的落地可为当地农民种植户带来4.2亿元的总收益。”林开月说。
煤矿这么好赚钱,为何还要去投资蓖麻油呢,这玩意能赚钱吗?
蓖麻是绿色再生能源植物,只要有土地、阳光和雨露,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代替石油的优良品种之一。首先它种植生长过程是绿色环保的;用蓖麻油炼制的生物柴油无毒,生物降解率高达98%,是石油柴油的两倍。
最关键的是用蓖麻油炼制的生物柴油是清洁能源,与石油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指标可以达到欧洲3号标准。
“五原地处内蒙古河套平原腹地,现有耕地200万亩,其中100万亩中低产田适宜蓖麻的种植和生长,这不仅是个赚钱项目,还能造福当地。”
据介绍,这个蓖麻油一期工程拟建每年6万吨蓖麻籽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二、三期工程将建设一座年处理10.5万吨蓖麻综合利用深加工工厂,年吞吐量为11万吨的蓖麻籽全自动化物流输送系统,日处理蓖麻籽350吨、饼粕230吨、蓖麻油175吨,产品大部分将出口英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
“蓖麻油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果做成功,这里面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像煤矿,一转手能赚几千万,或者挖完了就不能再生,这是一个高科技、无污染的新能源项目。”林开月说。
●记者手记
煤矿,绕不开的话题
煤老板的低调,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前段日子的煤矿整合。在内蒙古,越来越难看到小的煤矿。
莫剑设说,两亿元的煤矿算是小规模的。对于这样的数字,我们除了感觉是一个天文数字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概念。据说,这些数字完全来自浙商民间资本的集资和合股。
在那里,有很多浙江的商会,如林开月的内蒙浙江商会,莫剑设所在的台州商会,还有一个温州商会;之后还提到的黄老大的鄂尔多斯的温州商会,还有一群龙游人,在筹划组织一个鄂尔多斯龙游商会。这些商会中,做煤矿生意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邱星鹏是我们采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浙商,在呼和浩特有两个鞋城。他一直做的都是鞋子的老本行,对其他行业很少涉及,从借了几万元来内蒙做生意,到如今的上千万身价。“很多人在投资煤矿,我后来也投了几百万,每年等着分红就好。”
像邱星鹏这样的浙商,虽然不是煤老板,但多多少少有点投资在煤炭上面。
来鄂尔多斯,离不开煤的话题;聊这里的浙商,同样离不开煤,这就是我们约了这么多次电话,始终要采访林开月的原因。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