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万钢发表文章:关注五项新能源技术

发布时间:2009年8月26日 来源:东北网

....

  中国的能源特色在煤,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清洁高效利用好煤。现阶段要大力发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也就是IGCC技术。相对于各类煤制液体燃料,煤基合成天然气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耗水量低、运输损耗小且成本低、废弃物处理成本低等优势。应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大煤基合成天然气在气化甲烷化、二氧化碳的搜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发。

  面向未来,一些新能源的技术正在丰富着人类对于各种能源的利用,特别值得关注——

  (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通过聚集太阳光聚焦所产生的热能,推动发电机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效率较高,且可以通过热量的存储,在晚上继续发电。目前各国已在此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我国也在进行试点。

  (二)高效节能电机技术。稀土永磁体具有磁性能优异、轻量化等优势。中国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利用稀土材料开发永磁直趋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永磁直驱电机可以用于风能发电、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等方面,进一步简化传动变速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转基因生物能源技术。发展生物能源,对于减少石油依赖、保持碳的循环利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农业经济都具有积极意义。一些转基因藻类生物的太阳能转化效率高,是极好的生物能源来源。这些作物可以吸收消化大量二氧化碳,还能够生产绿色油料,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可高效清洁地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比常规热机更为先进的转化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动力的变革带来重大契机,而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后化石能源时代主要的车用动力能源。与电能一样,氢气作为能源载体,可以通过各种一次能源的转化获取,成为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换、从碳的低排放向碳的零排放的桥梁。

  (五)热核聚变技术。作为面向未来的热核聚变技术,也许需要30年到50年以后才能够成为稳定的能源供应。我国正积极参与到国际能源科技合作项目ITER计划中,同时还超前部署国内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

  纵观近代史,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催生新的技术变革。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能源动力系统的每一次变迁,都将带来社会的、生活的巨大变革。钻燧取火使人类告别了蒙昧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使用的燃料由木材过渡到煤,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实现了从煤到石油的过渡,造就了现代工业文明。纵观工业文明,各个时代主体燃料的转变,也就是一个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燃料的转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能源隐含着“减碳加氢”的演变规律。与此相适应,动力设备的发展遵循了“高效能、低排放”的技术路径。每一次能源变革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果,改变了产业的结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可以断定,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将认识和掌握新的能源形式、能源载体和能源利用的手段。因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要有面向未来的勇气和稳定的支持,要认真地把握规律,超前部署,坚持创新,真正做到引领与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前,我们已处在从化石能源时代向可再生新能源时代的转折点,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关键点。一场深刻的能源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迸发之中,我们需要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把各种能源开发好、利用好,为今天的人们创造更加清洁的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