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风电国标胎动:担心高门槛阻碍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0年9月27日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


    打破僵局


    风电企业所建的风电场一般都在山区或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的市场消解能力很有限,寻求外送是一种必然选择。


    目前,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设的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于今年4月1日开建。按照国家规划,今年年底前全国要实现装机容量516万千瓦;“十二五”末期计划再新增建成装机容量755万千瓦。而目前,我国实际并网发电的只有113万千瓦。


    最主要问题是,酒泉地区的主网架电压等级是330千伏,输电能力非常有限,其根本无法满足113万千瓦风电送出需要。而且由于它距输电的地区距离很长,因而目前从这里风电外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透露:“为了打破目前酒泉风电基地的僵局,国家正在对薄弱的电网进行改造。甘肃省电力公司投资约90亿元新建两回750千伏的电网线路,估计一两年之内问题就可以解决。”


    然而,即使新的电网线路建成,也只能勉强满足94%以上概率条件下的516万千瓦风电送出,酒泉风电基地仍将遇到送出瓶颈。


    垃圾变黄金?


    风力发电本身的不稳定性,给上网造成了影响,业内甚至有人将其称为垃圾电。


    在李俊峰看来,发电市场根本没有垃圾电之说,因为任何形式的发电都有其不稳定性。


    而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则认为垃圾电完全可以变成黄金电。他的非并网理论已经得到了实验性成功,正在逐步推广。他曾在第二届风能产业观察论坛上介绍,风电如果就地消化,多被用于当地一些如电解铝、氯碱、盐化工、冶金、海水淡化等产业,这不仅可以提高风电的使用效率,破解并网难题,而且将减少其本身对电网的不利影响。


    他认为,国家应大力提倡风电非并网的应用,促使风电快速进入电解铝等特定高耗能产业,垃圾电完全能变成黄金电。


    电网之过?


    李俊峰认为,风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之间是契约、合同关系。目前,我国风电上网的问题关键在于国内风电上网有其特殊性。国内相关政策也处于一个不断波动的调试期。


    赵逵认为:“针对我国风电并网的现状,国家应该结合实际、分阶段处理,而不是一刀切,否则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如果对风电并网的标准定得过高,很多已经装好的风电场就很难达到国家要求。因为当初国家设计风电场没有标准,现在装好了有标准了,很多风电场自然就陷入了被动。过去和今后应该区别对待。


    同时他认为,新国标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国家标准。不仅要对风电企业提出标准,对电网企业也必须有要求,应该是双向的。要提高电网的接纳能力和职能。风电并网有特殊性,不应单靠设备去克服,应该多角度地解决问题,否则就会影响我们的风电设备制造业,进而影响到整个风电产业。


    李俊峰透露:“新国标对发电企业和电网要求都会更加严格。”发电企业要协助电网,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同时,要求电网全额收购已经并网的风电。


    新国标的法律效力如何?李俊峰表示:“这个问题很难说,它涉及补偿等相关问题。比如电网只有10千瓦的负荷,风电场却发了7千瓦的电,这样火电、水电等其他电力的输送就要停下来。针对此情况要有很好的补偿机制,但目前国家还没有具体的措施出台。”


    新国标近在咫尺,能否真正解决中国风电产业的问题,仍旧值得期待。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