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光伏产业:德国市场前景堪忧 中国市场未启动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5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中国市场未启动


    想要启动中国的太阳能市场恐怕也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事情。不管是尚德控股、CSI阿特斯,还是江苏林洋、晶澳等太阳能厂商,都深知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市场。但人们也一致认为,国内现在对太阳能的鼓励政策还远远不及风电、核电。风电每年50%以上的市场规模扩张,是基于国内风电场的快速开发,但是国内太阳能电池销量的倍增,则主要依赖于欧洲地区的需求。


    在中国,尽管政府已推出了预计补贴总额在100亿元左右的“金太阳工程”、“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政策,但这些项目还只局限于示范工程。由于项目较少,还可能促使各投资方不顾成本的折价竞标,从而带来两方面的不利:一是使政府误以为中国不需要进行补贴,光伏产业就可以瞬时启动,未来想期待更多的财政支持将会举步维艰;其次,一些项目或为寻求成本节约而偷工减料,这反而会让政府在今后发放项目上更加慎重。


    令人忧心的还有,中国企业在盲目追求产业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技术的进步。比如说,同类型的电池组件,由于在华成本较低,美欧等当地厂商将会在各自地盘联手,通过反倾销、反补贴以及其他方式来打击中国产品的出口。


    而中国假设没有成本适中,且技术领先的高端电池,未来美欧等当地生产商也会选择将其生产线全部搬迁到中国,届时中国企业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而且,中国的光伏设备生产也极为落后。江西赛维LDK公司的一位技术专家刘先生就告诉本报,薄膜电池领域中,一种沉积在玻璃板上形成硅基半导体层的透明导电氧化物、专用微晶反应室也都是从国外进口。


    所以,未来光伏行业市场还存在多个不确定性:既不能太寄望于各地市场的成熟,同时也不应该将目光完全放在扩容产量上。企业还是需要研发高质量、高转换效率及成本较低的电池技术。企业只有掌握了更好的技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时,才不至于在竞争的“红海”中被淹没。王佑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