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鸟欢鱼跃、人湖和谐景象
如今,随着大规模治理活动持续有力地开展,青海湖的生态逐渐好转,不仅几近绝迹的野狼、棕熊重新出现了,鸟也多了鱼也旺了。
青海湖及环湖地区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青海湖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每年来此栖息的鸟类总数在15万只以上,居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每年3到4月间,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会陆续到这里筑巢产蛋。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采取多种措施,为鸟类繁殖创造有利的环境。在繁殖期到来之前,他们对繁殖场所进行杂毒草清理,并安装“电子眼”,加强巡逻,及时掌握现场情况。为防止户外观鸟活动对鸟类繁殖产生影响,他们还对旧的观鸟室进行改造,并将其向后移了10米,扩大了鸟类繁殖空间。据今年的监测表明,仅这一地区鸟类繁殖数量达到9400余只,与去年同期比,斑头雁增加了200余只,棕头鸥增加了3200余只。
青海湖裸鲤又称“湟鱼”,是极为珍贵的高原鱼种,在湖区食物链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安全至关重要。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受青海湖周边河流萎缩及人为滥捕等因素的影响,青海湖裸鲤数量锐减,尤其是1994年至1995年数量仅为0.75万吨,只相当于60年代的1/10。
自2002年开始实施裸鲤放流活动以来,至今已连续进行了8年,共向青海湖放流裸鲤种苗4100万尾。经科学探测,通过青海湖连续10年的“封湖育鱼”以及环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等措施,青海湖裸鲤的数量大幅回升,已从2002年的约2500吨增长到去年底的24340多吨,增长近10倍。今年,青海省又向青海湖分批投放了700万尾大规格种苗。鸟欢鱼跃、人湖和谐的景象在青海湖得到了重现。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