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将低碳与企业捆绑,毕竟略显被动,而只有真正意识到低碳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革命性,对企业家而言,才更有说服力。
本期封面故事《大唐华银的低碳触角》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作为一家为湖南贡献了三分之一电力的能源企业,如果说贡献电力是它的骄傲,那高居不下的行为污染又是它的压力和包袱。
国企的责任,社会的压力,都在逼迫着这家湖南最大的火电企业去努力转型,对他的掌门人魏远而言,这其中当然蕴含着蜕变的痛苦。
但也正是在这种痛苦的蜕变过程中,魏远看到了新的商业机会。他引进了美国的煤净化技术,研发成功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LCC技术;他通过对煤的研究,衍深到对碳的研究,又衍生出对毛竹的研究,就这样一路走下去,原本是一家传统能源企业的大唐华银,竟然发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开发毛竹资源。
原本被湖南老百姓当柴烧的毛竹,竟然变成了大唐华银未来决胜的另一种竞争力。而原本被魏远视为责任的低碳,竟然变成了大唐华银未来发挥的另一个新的方向。
用“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来解释,显然并不完全充分,我们更愿意相信,最根本的原因是,他顺应了时代的趋势,并最终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了趋势中蕴含的商机。
之前的多位首富,便是上述例证的显著代表。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江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他们的财富都与低碳有关,低碳不仅给他们带来了财富,更为他们赢得了荣誉。
靠着多年对低碳的实践,他们最终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而正是通过被社会的认可,他们逐渐赢得了客户的尊重,最终,他们为自己的企业带来了生命力。
试着把低碳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商业机会,而不是仅仅作为公司的责任,或许,您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