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中国对生物燃料的支持力度——只有加大没有缩小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
 


    中国:支持力度在加大 


    对于有些媒体认为,由于中国政府没有对第二代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给予美国那样的补贴(1.01美元/加仑,相当于人民币2元/升),所以进展缓慢甚至停滞这一说法,林海龙给予了反驳。他说,中国政府始终对以粮食为原料的1.5代生物燃料商业化生产的产品是有补贴的,而且补贴一直在实行。同时,无论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能源局等主管部门还是在国家层面上,对于生物燃料都是持支持的态度。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鼓励生产生物燃料,特别是乙醇类生物燃料项目的建设。同样,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能源局也都支持以农作物秸秆和其他非食用植物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研发和成果推进。“只要中国拥有了或者逐渐在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化装置,形成规模之后,政府才会对技术发展状况、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评估,从而出台相对健康或者相对合理的支持政策。”他说。


    托马斯•纳奇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对中国来说,这两年在生物燃料方面的支持力度,只有加大而没有缩小。具体来说,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为几个示范装置提供了支持经费,同时成立了国家能源生物液体燃料研发中心。从企业角度来说,我们完全能理解政府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需要对产业的现状、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有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有必要看到这样一个商业化示范装置的出现来作为一个决策参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预测的。


    他举例说,在3~5年之前,有兴趣做纤维素乙醇的企业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诺维信在2006年和中粮合作开展纤维素乙醇产业化研发的时候,中国国内还没有人对这个行业感兴趣。而就目前来说,从国内到国际很多巨头都在中国布局纤维素乙醇。近几年,河南天冠、山东龙力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中石油在这方面也有动作,一些国际巨头像杜邦和杰能科也开始在中国布局,再加上中粮、中石化和诺维信,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说明第二代生物燃料在中国有很好的前景。 


    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已经跃居全球石油消耗量第二大国,按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对能源的消耗速度,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已迫在眉睫。其中,乙醇汽油技术以其节能、低排放、原料充裕受到全球业界看好。第一代乙醇汽油由于以粮食为原料,在全球粮食价格节节攀升的今天,逐渐被放弃。而第二代乙醇燃料技术日渐成熟并开始进入商用阶段,这项新技术即以玉米秸秆和其他非食用植物为原料,诺维信与中粮、中石化合作的乙醇汽油项目,就是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第二代乙醇燃料。


    今年5月27日,中粮集团、中石化集团以及诺维信公司三方就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事宜签订备忘录。根据该协议,中粮与中石化将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建设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万吨规模纤维素乙醇示范工厂,诺维信将为该工厂提供酶制剂。该工厂投入运行后,中粮与中石化将后续兴建商业化规模的纤维素乙醇生产设施,而诺维信为酶制剂供应商。今年2月,诺维信向市场开始供应用于第二代生物燃料生产的酶制剂产品。“该酶制剂使得生物燃料行业能以每加仑2美元以下的成本生产纤维素乙醇,这一价格已经与美国市场上的汽油和第一代生物乙醇的成本相仿。”托马斯•纳奇说。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