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城市布局向东向南扩容
在筹办亚运会的这六年间,同样发生巨变的还有广州的城市版图。
20年前,亚运会来到北京,那里诞生了一个亚运“村”;20年后,亚运会落地广州,催生的则是一座亚运“城”。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老城,北起越秀山,南至海珠广场的城市老中轴线曾是这个城市的命脉和骄傲。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由这条中轴线向外辐射形成的城市格局过于局促。
在城市规划和迎接亚运会的统筹谋划中,广州毅然将城市中轴线东移至天河、珠江新城、广州塔、海心沙岛一线,将城市的中心区向东大大拓展。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广州提出了“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战略。申亚成功的第二年,广州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域调整,将广州城区向东向南分别延展了30到60公里,形成了“大山大水”的城市新格局。
据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亚运城规划设计项目总负责人陈建华介绍,“亚运城”是亚运会历史上首次提出“城”的概念,是广州亚运会的特色之一。
这个“城”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亚运村——— 运动员村,还包括技术官员村、媒体村、主媒体中心、后勤服务区、体育馆区及亚运公园共七大部分,有效实现了城市各功能建筑的综合配套。
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后,亚运城的运动员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等居住建筑在赛后进行必要的改造后,将作为示范性的居住社区物业投放市场,带动周边城市区域的整体建设;主媒体中心赛后将作为大型商业中心;其余诸如中小学、综合医院等各类门类齐全的设施,赛后都将引进优质的教学、医疗机构。而亚运城完善且高品质的居住、文化、体育、商业、市政等综合配套设施,将推动整个广州新城的开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