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筑美观,太阳能空调最核心的部件集热器大多被设计成平板形状,同时采用耐候性强的隔热膜阻断空气流通来提高了集热器的热性能。而在奇威特的最新产品中,集热器被设计成了抛物面的形状,以此提升太阳能的接受效率。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全时追日系统也被应用于太阳能空调。这种系统能够保证集热器保持良好的向阳角度,从而提升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一系列措施,最终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推上了新台阶,从而为太阳能空调最终取代传统空调奠定了技术基础。实验数据显示,奇威特的中央空调可以实现58%的光热转换率。这一数字,几乎是目前主流光热设备的3倍。在年平均日照时长3200小时,日照强度达到每平方米800瓦的情况下。相对于传统电力中央空调,这一设计可以实现每年每平方米少用电417度,从而可以在三年半的时间内回收全部安装成本。
成本的大幅下降,成为太阳能空调抢占市场的利器。
“1000亿元的规模只是保守估计”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空调市场,占全世界空调市场利用率的12%,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空调的大规模应用,也带动了中国建筑能耗的迅速上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已占能源总消费量的27.45%。而目前的建筑能耗中,采暖空调耗能占6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研中心副主任秦虹表示。
在传统的电力能源时代,空调的普及还导致了我国季节性用电需求波动的进一步加强。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空调的大规模使用使电网压力激增;而到了冬季,空调在北方使用频率的迅速下降又会导致大量电力生产设备的闲置。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千瓦的电力设备专为空调服务,但其利用率却仅有10%。
短期使用高峰与长期效率低下的矛盾,资源浪费与节能潮流的矛盾,在以电力为主的时代似乎已经无法克服。而我国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则成为应用太阳能空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光照时长与强度等主要指标都相当不错。太阳能空调的市场空间,因此被逐渐释放出来。
“1000亿元的规模,应该只是保守估计。”在接受采访时,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常树风预测。德州境内拥有包括皇明和奇威特在内的多家太阳能企业。未来几年,德州市政府计划投资50亿元加快发展太阳能产业,争取在2012年前形成超过500亿元的产值规模。而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院的同期研究也显示,未来我国将形成超过万亿元的太阳能产业规模,太阳能空调产业将在其中占很大比例。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