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尽快形成碳交易全球市场
中国证券报:全球协定难以快速达成,是否将拖延碳交易全球市场的形成?
威尔金斯:碳交易市场的存在可以为温室气体减排、节能技术开发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资金,也能保障各经济体减排目标的落实;而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则将产生较目前4-5倍的融资空间,并以此促进上述效果的实现。不过,这并不一定需要一个全球协议作为背景,因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停顿。
目前,欧洲、美国、新西兰已存在碳交易市场,而韩国和澳大利亚也计划在明、后两年启动碳交易机制,加上中国计划于2014年在广东省开启碳交易,全球碳交易市场将可能在2016年正式形成。
中国证券报:缺乏全球协定,碳交易市场是否会因此缺乏有效监管,从而无法抵御投机行为冲击?
威尔金斯:和全球金融监管需要各经济体分别管理好本地市场类似,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整体稳定也有赖于各地区市场的严格监管。
当然,在各经济体内部市场相互联系,并形成全球市场后,地区市场之间的差异性将可能为部分投资者提供投机获利的空间。不过这只会令短期投资者获益,这部分投资者也会因为各地区市场的严格监管而尽快获利了结,因此无法对全球市场造成大的破坏。事实上,每个新的全球市场也都会遭遇上述问题。
碳交易有益中国经济转型
中国证券报:您如何评价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及具体措施?开启本地碳交易市场的计划,对中国经济有何意义?
威尔金斯: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中国宣布将在2020年之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水平降低40%至45%;而2010年8月,中国又在五个省份的八个城市开展低碳工作试点。这是中国作为一个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所应担负起的责任,也凸显了中国快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能,并以此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愿望。
中国已计划在广东开启碳交易市场,统计碳排放大户的排放数据,增强中国国内针对温室气体测量、统计和核查等环节的建设,从而使中国政府的“节能减排”工作在长期化的同时,也能获得金融性的助推力。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