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常州投资近10亿元,购买公交车1460多辆。新购买的公交车全部达到国Ⅲ排放标准,其中65辆是新型天然气环保车,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大大减少。同时,对516辆车实施“油改气”,对166辆车实施“柴改气”。至此,全市公交车中,环保车数量已达1979辆,占公交车总数的78.6%。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显示,市区交通路口空气质量较上年明显好转,其中不乏常州公交的功劳。
★“不堵城市”的“常州样本”
汽车时代快速到来,当众多“堵城”四处寻求“突围”良方时,常州却获得了“不堵之城”的美誉。
我们这座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22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倍的城市,市区主干道周期性严重阻塞率仅为0.3%,高峰时机动车平均时速达29.2公里,市民对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满意率达95%,几项指标均远高于国家“畅通工程”A类一等管理水平标准。
相关统计表明,公交车与小汽车占用的道路资源十分悬殊。公共交通方式人均占用道路面积1-2平方米,而乘坐小汽车时人均占用道路面积则高达10-20平方米。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无疑将大大减轻路面压力,提升道路通达能力。
常州快速公交系统投运以来,已凭借速度快、班次多、排污少等优点,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乘坐,市民的公交出行率由2006年的8.9%提升到25.5%,其中16%的乘客是从公务车、私家车上转移而来的。常州也因此成为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中唯一一个地级市。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杨钧认为:“科学前瞻、综合治理的常州经验,是破解全国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极具示范价值的样本。”
从节能减排,到“不堵城市”,常州的公交优先,为建设宜居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