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补贴下调 光伏产业链遭致命伤

发布时间:2011年2月17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上下游利润率相差10倍


    招商证券[20.16 0.05%]研究员汪刘胜认为,下游光伏组件的降价,首先是为了适应各国降低光伏补贴的新政,但同时也不排除有些下游光伏组件厂商以这种方式,来逼迫上中游企业将多晶硅、硅片等产品的供应价格逐步拉低。可以看到,光伏组件的跳水幅度,要大于上中游产品的降价幅度。“而组件企业这样做,也能促使上中游企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技术。”


    另外,由于我国光伏组件厂有数百家,尽管今年全球光伏安装量可能达20G瓦左右,相比去年有20%以上的提高,但光伏组件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二线厂商也需要通过降价来获得新的市场份额,并向一线企业叫板。


    尚德电力(STP.NYS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就曾向本报记者抱怨称,在国外,中国光伏组件企业正在“自相残杀”,因为一些无品牌或品牌号召力较弱的中国公司在不断杀低售价,这给尚德等一线厂商带来了压力。


    对于整个产业链而言,之前的高利润率一直备受“诟病”。


    航天机电[13.71 2.24%](600151.SH)董事长姜文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就称,光伏全产业链毛利率估计不低于30%,其中组件为5%,而电站及上游业务的毛利率则远高于这个数字。


    2010年6月,以多晶硅生产为主业的保利协鑫(03800.HK)净利润率为15%,当年9月,硅片厂商江西赛维LDK公司的净利润率也高达14%;相比之下,尚德电力的净利润当年9月仅为1.37%。


    姜文正还以多晶硅为例称,尽管国家在调控多晶硅行业,如对多晶硅厂的技术指标、生产规模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但去年我国仍然进口了4.19万吨的多晶硅,缺口很大。今年整体进口量估计也将在2万吨以上。


    他认为,虽然我国可能投资的多晶硅产能有7万~8万吨,但是真正产出的比例可能连60%都达不到。汪刘胜则认为,多晶硅仍然将在短期内处于短缺,且毛利率仍很高。现在即便是降一点价,对这样一个高毛利率的产品而言,影响也不是很大。目前光伏上游产品全线降价的现象,其实预示着光伏行业逐步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