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与标准规范编制部门的合作,尽快完善我国采暖散热器技术规程、标准图册和设计施工规范的配套;
4、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散热器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推行质量管理人员的国家资格认证,切实发挥专家组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
5、建立供暖水质的国家标准,力争2015年前实现供暖水质国标化管理;
6、采暖散热器质量控制目标首先是安全耐用,必须有效监控散热器产品制造的全过程,以使我国采暖散热器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使用,寿命不低于15年;
7、推动多种能源采暖方式应用,研制蓄能电散热器,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供暖系统;开发适用于新农村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和南方地区的采暖散热器;
4、加强行业与企业研发队伍的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测手段,切实提高散热器产品质量,积极推进供暖水质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我国采暖散热器实现不低于15年的使用寿命;
5、认真总结铜管对流散热器成果产业化的实践,进一步推动我国各型优质轻型散热器的发展,逐步形成我国节能低碳散热器评价体系和产品系列;
6、发挥和强化行业协会的协调和引导作用,推动行业和谐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间的学习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推行精益管理、精益生产方式,提升我国采暖散热器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7、积极推进“中国散热器科技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与合作;
8、全面建立与国外相关组织的技术交流合作,提升行业国际化水平,加强对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测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9、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市场的研究与开发,解决市场低价竞争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推广节能环保的散热器,淘汰产能落后、耗能高、污染大的产品。
10、大力提倡行业自律,密切与质检部门的配合,加强散热器市场对劣质产品的整治力度。
8、建设我国散热器示范性综合企业20家,具有国际水平的著名品牌企业10家;
9、扩大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轻型散热器的国际影响力;继续全面发展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关注国际采暖科技发展趋势;
10、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智能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融合,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三、实现“十二五”目标的基本措施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