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招聘
东莞某信息科技公司招聘的岗位是技术支持工程师,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才。该公司是一个机械信息企业,技术支持工程师要有较扎实的机械专业背景,还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和英语能力。有跨学科的专业背景、学习能力强的求职者,是该企业青睐的目标对象。
深圳某科技发展公司技术部急需无线网络规划工程师,这同样是一个跨学科岗位,需要应聘者具备无线电和计算机知识。目前IT技术和机械、电子等行业的融合越来越多,但学校里迟迟不见开设类似的交叉学科专业,业界只得疯抢这类有经验的技术人员。
随着各行业、各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行业、专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互融互通,编织成愈来愈密集而复杂的网状结构,而新的商机发掘与管理提升则往往产生于这些网格的结点。在本行业与本专业领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能恰当运用其它行业与专业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换一个思维角度,很可能就豁然开朗。
尤其在高科技领域,专业的交叉与综合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活水,高科技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跨学科视野和思维、具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并善于学习、借鉴其它学科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需要考虑引进与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因为跨行业、跨专业的知识背景和方法能够使这些高端人才自如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妥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效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当然,“跨界”招聘与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环节入手,进行通盘考虑和统筹兼顾。
向跨行业、跨专业人才开放面试机会
招聘是人才培养的起始环节,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招收一定数量优质的跨行业、跨专业人才。因此,企业首先要制定专门政策,鼓励和支持“跨界”人员应聘,消除人为设置的门槛。
其次,招聘笔试题目的设置要突出综合性和基础性,减少纯专业性试题,要有意识地打破行业与专业界限,选择一些交叉的热点问题作为笔试题目,鼓励应聘者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解答同一问题,对于灵活运用其它行业、专业理论与方法回答并言之成理、有创新见解的应聘者要给予认可。
再次,在面试环节,要注重考查应聘者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的复合性程度;要考察应聘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对“跨界”应聘者,要有意识地提出一些与其原有专业背景相关的前沿问题,以检验其是否具备跨学科思维方式。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