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建筑补贴引路 光伏企业期待并网发电政策

发布时间:2011年3月25日 来源:建筑工程教育网

....


  “我们对0.69元/千瓦时的招标价格有异议。”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说,“这一价格不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标杆电价,因为该价格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当前这一产业的发展现状。如果以这一价格作为标杆电价,将会很不利于产业发展。”


  “在正常情况下,即便是垂直整合的企业,即自己有多晶硅资源,也不可能达到0.69元/千瓦时的成本水平。”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同样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达了对此次招标的质疑。


  在他看来,太阳能发电应该平价上网,但必须要有合理的利润,才能保证企业的参与。“我们认为,只要上网电价在1元/千瓦时左右,光伏发电就能得到长足发展。”


  “这一合理利润既能够支持产业为自我完善加大投入,也能促进产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是把价格压得很低,吃干榨尽。毕竟,光伏产业还处在发展起步阶段,远未到成熟阶段,国家对这个产业的政策应该是有利于其持续、长期的发展。”石定寰说。


  江苏林洋新能源公司总裁谢平则坦言,0.69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给了光伏企业非常大的压力。


  对此,天威英利母公司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解释称,之所以会出现最低0.69元/千瓦时的竞标价格,与此次投标规定最低价中标有关。“在投标的指引里并没有其他要求,只规定最低价中标。”


  赵玉文则表示,风能之前在按照这种招标方法操作时,首批项目的招标价格也是远低于成本价,但其后的招标项目渐成规模,招标价格回到了一个理性的水准。


  “我们先不说这次招标的问题,但至少通过这次招标,使我们真正知道了国内光伏发电的成本应该在怎样的范围内。这对国家下一步出台光伏发电的相关政策大有益处。”王仲颖说。


  据他透露,如果不考虑最低竞标价和最高竞标价,此次招标的平均竞标价大约在1.5元/千瓦时。


  而从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国家已打算将敦煌地区另一个更大的光伏电站项目重新对外公开招标,且对竞标规则也会做一定调整。


  补贴政策率先启动光伏建筑市场


  几乎与敦煌项目招标在同一时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3月26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与《太阳能光电建设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20元/瓦的补贴。这一政策来得十分突然,却在一瞬间开启了中国补贴光伏应用的大门。


  “此次财政部补贴的力度应该算比较大的。在国外订单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市场等于平白新增一块很大的蛋糕。对国内光伏企业来说,产能不是问题,只要有订单,产能上都能满足。”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组件事业部总监袁永健说。


  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魏启东教授同样表示,“此次政策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最重要的就是能推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


  在他看来,这个消息对光伏行业整个产业链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因为下游产品市场的打开意味着上游也可获得充分发展。


  就在上述政策发布数周后,国内多个光伏大省也纷纷启动各自的光伏补贴计划。江苏特别推出了振兴新能源发展规划,对太阳能、风能产业发展和装备配套制定了 2009-2011年的三年规划。该规划确立了徐州、扬州、连云港(601008,股吧)为多晶硅产业基地,并规划2011年全省达到3万吨多晶硅生产能力,但省内其他地方则不再布新点。规划纲要并提出了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支持意见和推进措施,确定了全省3年260MW太阳能发电的财政补贴政策。


  另外,从浙江昱辉一位负责人处了解到,浙江省委书记已经表态,将对获国家财政补贴的项目再给予浙江省内的补贴。


  但上述政策中仅规定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定为20元/瓦,却没有规定补贴总量,这也引发业界的诟病。


  光伏专家王斯成反问:“虽然补贴单价明确了,补贴总额却没有。如果到时候就补贴1个项目,你说算不算拉动光伏产业?补贴100个项目呢?”他认为,在没有明确补贴总额之前,政策效果究竟如何还不好说。


  由于国家对光伏产业的补贴率先落实在建筑应用方面,建筑领域的光伏应用市场无疑将会率先启动。


  尽管国内许多光伏企业对财政部和住建部的政策出台欢欣鼓舞,但事实上,国际上多个国家在光伏建筑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根据公开资料了解到,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由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科学实验室编制出版了被动式太阳房设计手册。此外,美国还出版了许多实用的被动式太阳房建筑图集,既介绍成功的设计实例,也有对太阳房原理、构造的详细说明。这些工具书的发行和一些样板示范房屋的建立,对美国公众接受太阳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提倡建设“零能房屋”,即完全由太阳能光电转换装置提供建筑物所需要的全部能源消耗,真正做到清洁、无污染。对于这一点,一直关注光伏产业发展的刘宏生表示,“国外这些''零能房屋’很可能代表未来光伏建筑的总趋势,但要如何做到''零能’,技术上的学问不仅仅是光伏的问题,建筑本身的学问可能更多。中国目前我还没看到一家企业能系统完整地造出''零能房屋’。”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