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原材料价格下降、生产技术日益成熟稳定及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规模效益日益显现,公司的生产成本逐年下降,从而使公司的LED 显示屏产品售价存在下降空间,2009 年及2010 年分别下降17%和11%,既能够维护产品性价比,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又使毛利率保持稳定上升。”洲明科技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如此表述。
而在奥拓电子的产品销售价格变动表中,LED显示屏系统业务自2009年至2010年销售单价分别下降了21.41%和14.76%,与洲明科技差别不大。
诸多数据均表明,同属于LED显示屏制造的两家公司“同工不同酬”。
“董秘等高管现在都在北京,过会成功后还需处理后续事项。”奥拓电子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与洲明科技的盈利能力差别问题,不便解释,而洲明科技的董秘办电话则无人接听。
定价权被上游寡头掌控
2010年的LED行业如同2006年的风电、2008年的多晶硅,各路资金蜂拥而至,投资热潮已然掀起。
根据飞利浦最近公布的LED行业前景预判报告,至2015年,飞利浦的产品构成中,LED产品将占其照明业务的一半,而深圳LED产业联合会秘书长眭世荣也告诉记者,2015年LED产品将实现50%占有率是业内的共识,而爆发点很可能就在明后两年,这也是2010年、2011年出现投资热潮的原因。
洲明科技的四大募投项目中,LED照明产品扩建项目拟投资3693万元,而相关研发中心、营销体系升级则超过9000万元,这三项共计占募投项目总投资3.13亿元的40%。同时,与奥拓电子一样,募集资金的更大比例是投向高端LED显示项目。
“现在谈风险为时过早,毕竟真正的LED市场还没有爆发,谁也预计不到这个蛋糕有多大有多甜,但是LED产业链顶端的外延片、芯片制造寡头控制与中下游封装、应用群雄并起形成鲜明对比却是客观存在。”前述研究员认为,LED的应用非常广泛,在2009年国内LED产品销售构成中,商业、家居照明反倒仅占10%,大型LED显示与景观照明占去半壁江山。
不过,该研究员认为,不管是商业照明、家居照明、LED显示屏,还是景观照明、隧道灯,LED应用领域受制于产业链顶端控制的格局不会改变。“下游应用企业数以千计,多头格局,定价权就掌握在上游手中,类似钢铁行业。”
据国内知名LED照明企业浙江阳光董事会秘书吴青谊介绍,在LED产品成本构成中,外延片、芯片占比较高是LED难以降低售价的主要原因,而芯片的技术门槛则是众多国内企业无法企及的,“一般来说,家用、工业LED照明产品的成本构成中,芯片占到4成左右,而景观灯照明芯片占比更高。”吴青谊说。
奥拓电子与洲明科技的前五大供应商列表是这种寡头控制的最好体现。2008年至2010年,惠州科锐光电有限公司都为这两家公司的前五大供应商第一名,其中,2010年,惠州科锐分别占奥拓电子、洲明科技采购额的19.16%和12.75%,同时,采购额都处于逐年上升趋势。
公开的资料显示,惠州科锐为美国科锐公司在国内的全资子公司,美国科锐是全球第一大LED芯片供应商。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