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中国LED企业:上市是最有力的“利器”

发布时间:2011年7月11日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

 

  用来自IPO的资金做什么


  “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和专利的整个布局方面,我们在运用资本能力做大规模后,也特别需要有能够与国际大公司取得交叉授权的‘专利资本’,因为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你一旦上市了,规模做大了,国际巨头就会盯上你,国内LED上市公司越多,就意味着国际LED巨头可下手或可瞄准的对象越多,包括台湾的一些企业都有面临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国内的企业做大了也总有一天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一位国内封装企业的高管人员同时表示,他认为,尤其对于正在上市的企业来说,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业绩”,不能满足于上“规模”、占“地盘”,如何加大研发投入,真正掌握技术专利,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必要早做准备,未雨绸缪。


  对此,一些正在上市的企业明确将“产能扩张”和“增加技术投入”写入了上市后的规划中:洲明科技的四大募投项目中,LED照明产品扩建项目拟投资3693万元,而相关研发中心、营销体系升级则超过9000万元;据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魏兴耘分析,这些募投项目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技术研发以及市场营销能力。


  上海大峡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瑞透露,拟于2012年3月在台湾挂牌上市,通过上市融资增加企业的技术实力,上市的融资规模在5000万美元,主要投向两个方面:一是产能扩张,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再提升50%;二是增加技术投入,研发出成本更低的智能控制系统,以在未来抗衡国际品牌。


  而对于上市之后的发展策略,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则透露,上市之后将有一些较大的动作,比如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实施显示屏领域全球范围内的收购、兼并重组等。


  同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也是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加盟的最佳良药,通过成功上市,企业更能通过股权激励吸引和留住LED专业人才。在这方面,洲明科技上市前已经完成了对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的股权激励,公司大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骨干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保持了公司管理层及核心技术团队的稳定。鸿利光电也表示,公司内部主要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也都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持有公司股份。


  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上市


  LED上市潮也引发了行业内人士的疑问: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上市?有上市预期的企业要具备哪些基因?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投资人士也表示,在行业分布的“导向性”以外,潜在上市企业的另一大基因就是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否上市,取决于这个企业的领导人物,或说领导团队。这是决定企业能否上市的重要因素。


  而最早投资中国清洁技术领域的青云创投原合伙人介文治先生这样认为:特别是那些自身资质好,拥有照明行业经验,同时又有相应渠道能力的企业,在获得资本帮助后,往往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能迅速利用资本力量把企业做强做大。


  他同时强调,半导体照明应用市场非常多元化,未来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机会其实非常大,而对更多有着上市需求的企业来说,更需要对整体产业链有很强的认知和掌控能力(尤其是企业再次扩张延伸到的产业链,比如芯片企业做封装,封装企业做照明应用),同时,也要有符合企业自身定位的某种专业应用市场的渠道把握能力和相应技术水平。总体来说,更需要企业管理者有“周全的思考”,对产业的结构和自身的发展有清醒的认知。


  “百年不遇的机会”


  “可以说,我们正在迎来百年不遇的时代机遇,中国LED产业虽然前端落后于国际巨头,但中段和应用端绝对有机会,中国LED企业无论是怀抱民族情结也好,是着眼于当下也好,都应该牢牢把握机会,利用资本力量迅速做强做大,尤其是要借助资本迅速建立中国本土的品牌影响力,因为我们未来真正要应对的是全球性的竞争,而绝不应只是国内LED照明圈内的竞争,”多年出口日本和欧洲市场、正在准备上市的深圳聚作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灵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聚作来说,我们在日本市场打拼了二十年,最知道他们的那套打法和布局,其实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并不比他们差,但因为缺乏品牌,我们产品的市场价格要比松下和东芝低30%”。


  “所以我们切身的感受是,中国企业要改变自己的全球地位,要从国家战略上发展LED产业,必须要从提升品质到拥有市场,从拥有市场到建立自有品牌,一步步做强做大,最后抢占全球市场,而上市对中国企业来说肯定是最有力的‘利器’”肖灵说。


  或许,“上市”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对当前高速发展的LED产业来说,如何把市场、技术、资源、资本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它从小做大,从弱做强,从国内到国外,甚至是国际化的,这实际上非常需要企业创办人的理想、观念,他的民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如何长远发展的眼光,这对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或更具“价值”。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