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滴水灌溉技术,我每亩能省下60%的肥料和水,人工费少了产量却增加了,一亩能增收1000多元。”看着自家长势良好的100多亩砂糖橘果树,双桥镇杨李村的果农杨绍文乐呵呵地说道。
为了使农业可持续发展,该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灌溉,重点推广微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等技术。目前,该县节水灌溉面积达57.12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0%。通过节水农业,全县每年可以节省肥料开支3000多万元,节约人工费1200万元以上,水资源用量则减少60%。另外,该县还引导农民发展需水相对较少、抗旱能力较强的林果生产,龙眼、荔枝、桃、李等水果种植面积达19万亩,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增加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武鸣县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通过精量施肥,提高了化肥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因过量施肥造成的水土环境污染。今年上半年,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95万亩,总节本增收1700万元以上。为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该县还广泛推广振频式杀虫灯、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农业新技术,统一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或生物农药品,增施有机肥。目前,武鸣县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发展到25万亩。
“绿色银行”鼓起钱袋子
武鸣县林地面积有13万公顷,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45.9%。在充分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下,该县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以及开展果园农家乐等形式,让农民赚取“绿色银行”中的经济效益。
靠山吃山。在甘圩镇唐历村,村民邓林佑就是依托于丰富的林业资源,在树林下放养土鸡,建立起了自己的“林下养鸡场”,每年纯收入达4万余元,成为当地有名的林下养鸡大户。
“今年7月底,我还拿到了1万元的鸡棚补贴。”邓林佑乐呵呵地说。为了积极引导农民利用林地资源进行林下生态养殖,武鸣县制定林下经济扶持政策对养殖户发放补助,为发展林下经济打下“强心针”。在武鸣,像邓林佑那样的林下规模养殖户已发展到2414户,每户年均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林下经济呈献出一派红红火火的喜人景象。
“来我们这里又可以进果园摘果,又能看到优美的田园风光,所以很受城里人欢迎。”在双桥镇下渌村,“稻花香”农家乐的经营者韦儒君说。下渌村是全县主要的水果种植基地之一,全村水果种植面积达到4400多亩。当地政府充分利用丰富的水果资源、秀丽的田园风光,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使农业观光休闲游成为村民又一条致富门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