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治理水环境
为彻底改善珠江水环境,从2008年开始,广州市政府重磅出击,投340.65亿元巨资治理水环境。
2009年,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等14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广州涉水项目贷款合同,总金额达500亿元,主要用于广州市污水治理与河涌综合整治以及西江水引入广州。此前,广州市水务局表示,作为借贷主体,广州治水的350亿元贷款的本息均由“水投集团”负责,并通过财政拨款、土地开发和收费等方式实现。如西江引水及水厂改造工程完工后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以折旧方式计入水价成本,通过水价适当调整偿还;中心城区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调水补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水浸街、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偿还主要通过政府给予的财政拨款、白云湖周边等地块的开发收益及污水处理费收入中扣除运行费用后的节余偿还本息。位于广州白云区的一个人工湖,不仅是广州水治理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广州市政府划拨给水投集团用于还债的一块土地。
在《广州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广州“将继续下大气力治水,未来5年可能投入872亿元改善水环境”。据了解,《规划》明确了未来广州的水质指标: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到2012年全年水质达到IV类;2015年全年水质优于IV类。河涌方面,中心城区主要河涌到2012年不黑不臭,2015年所有河涌全面消除黑臭现象。其中,一类河涌达IV类,可见度达到0.5米,二类河涌优于V类,三类河涌达到V类。为了实现目标,《规划》提出新建、续建河涌综合整治424条,总长997.6公里。
在广州花巨资进行的河涌治理中,关键要素就是城市污水的治理。目前,广州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5%,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不到90%。“十二五”期间,广州首先将加大污水处理力度。《规划》显示,到2015年,广州的城镇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0%;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
积极探寻多元化融资渠道
如此大的工程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广州“十二五”水务工程建设能否按规划实施的关键,未来解决治水资金筹措问题成为广州治水的重大挑战。
据了解,广州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资金构成,或将由市本级、区(县级市)和用水者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开发经营组织、村组集体等共同负担。根据实际情况,规划的筹资比例根据工程性质及各区(县级市)的比例匹配。即市本级投资739.78亿元,区(县级市)自筹132.62亿元。
与此同时,广州还将推进水务投融资机制改革,针对不同水务基础设施的经济特点,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通过注入资本金、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开发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广州还将建立和完善污水收费制度。《规划》明确,将根据保本微利原则,逐步提高征收标准,强化征收手段,提高征缴率,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继续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排放量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我国污水处理率在“十一五”期间大幅提升。作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的水务环保企业之一,南海发展形成了一条包括供水、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的完整水务环保产业链,旗下污水和固废业务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据悉,2010年,我国水务上市公司全部实现盈利,平均销售毛利率40.02%。其中,维尔利和南海发展净资产收益率高达46.08%和44.06%。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