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了一种转着圈洗澡的办法。“站在淋浴喷头下转着圈洗,利用地球重力,不要让水老冲一个地方,而是均匀地,一边转圈,一边洗,这样洗能节约一半的水。”
其实城市里也很缺水。中国有600多个城市,其中400多个城市缺水,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北京也是缺水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2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水资源短缺警戒线——1700立方米。
“北京的水资源紧缺程度已经超乎想象。目前的北京用水主要靠过度开采地下水勉强维持,同时迫切地等待着南水北调2014年中线通水到北京。”王浩说,北京已经做了非常的大努力,用水效率超过了美国的全国水平,这在中国是不多见的。
南方的另一个城市,深圳也非常缺水。
深圳的用水源自东江流域,整个东江流域担负着6个城市的供水和发电任务,从上游河源市开始,下边是惠州市,紧接着是深圳,再下边是香港,然后是东莞,最后是广州。这6个城市为了高效用水,减少纠纷,对东江流域进行了分水,把东江流域的水资源总量拿出一部分来给生态用,剩下的部分为6个城市的国民经济用水。分水方案最终获广东省政府批准。
但该方案中,深圳由于人口增加较快,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少,用水很紧张。王浩估算,深圳人均用水量也在200立方米以下。
中国属于世界上的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而且分布很不平衡:长江、珠江、东南和西南诸河流域,GDP和人口约占全国的一半,但是水资源占了84%;北方的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及西北诸河流域,耕地面积占了全国65%,同时又是粮食的主产区,是农业的主要灌溉区,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16%。 尤其是黄河、淮河和海河3个流域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5%,耕地、人口和 GDP分别占全国的1/3,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用水量激增,黄河、淮河、海河、辽河都曾有不同程度的断流。“最严重的断流发生在1997年,黄河干流断流了226天,整个河口断流里程接近800公里。”如今,黄河的平均径流量已经从过去的580亿立方米降到了535亿立方米,并且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海河的状况更为堪忧。
“海河流域无河不干,有水皆污。从丹江口水库到北京这1260公里,要横跨220多条河,当你走到别的流域,河里都还有水,一进入海河流域,河都是干的,缺水缺得很厉害。”这是王浩感到最痛心的一个流域,先天水资源分布就不足,流域人口多,工业发展快,城市化又快,经济社会用水最终挤占了生态用水。
王浩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强化水资源需求管理,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效率;其次,辅助多水源的利用,“作为辅助手段,跨流域调水也是可以考虑的”。
浪费
中国工业用水成本仅占0.6%
于是,王浩所到之处便呼吁提高水价。“老喊水价要调整,于是就变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了。”在他看来,把水管理好,最核心的即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水价不高,节水就没有动力。
他认为,中国的水价格严重偏低。这使得中国面临的水资源最大挑战是,无序用水、低效用水。
“一瓶矿泉水的价格能买几百方的黄河水,农民自然没有节水的动力。”中国的农业灌溉方式多采取大水漫灌而且是超量重复灌溉,这种方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产量也并不因此而增长。
在发达国家,水费支出一般占到家庭支出的2.5%~3%,工业中,水的成本占制成品总成本的3%左右。但在中国,这个比例分别为0.5%和0.6%。
2006年,王浩曾为北京做了一个提高水价的价格模型,“以北京2006年的人均收入水平,现在的5.07元每立方米涨到11.42元每立方米,对物价的影响仅有0.6%。”当然,政府也要充分照顾到弱势群体。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